《河梁》

时间: 2025-01-27 03:09:27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

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河梁 黄滔 〔唐代〕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五原的人骑马赶路,昨晚抵达京城。新婚的夫妇在装饰华丽的房间里,却在河梁上经历了生离死别。陇上的花开得不鲜艳,羌笛的声音虽然静止却依然悲伤。我感到非常惆怅,这位优秀的辅佐者,正庄严地站在凤池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五原:地名,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
  • 绣户:装饰华丽的房间。
  • 河梁:桥梁,这里指分别的地方。
  • 陇花:陇上的花,指边疆的花。
  • 羌笛:古代羌族的乐器,常用来表达边疆的哀愁。
  • 惆怅:心情忧郁。
  • 良哉辅:优秀的辅佐者。
  • 锵锵:庄严的声音。
  • 凤池:古代宫廷中的池塘,常用来象征朝廷。

典故解析:

  • 河梁生别离:典故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河梁”,象征着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和边疆生活。此诗可能是在描述边疆人士到京城后的所见所感,反映了边疆与京城的对比,以及边疆人士在京城的孤独和惆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黄滔观察到边疆人士到京城后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在京城的感受和遭遇后,有感而发创作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五原人到达京师的情景,展现了新婚夫妇在河梁上的别离,以及边疆花不开艳和羌笛的悲声,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人士在京城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惆怅。诗中“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一句,既描绘了新婚的喜悦,又突出了别离的痛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则进一步以边疆的自然景物和音乐,加深了边疆人士的孤独和悲伤。最后,诗人以“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结束全诗,表达了对边疆人士的敬佩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朝廷的期待和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五原人走马,昨夜到京师:描述五原的人骑马赶路,昨晚抵达京城。
  2. 绣户新夫妇,河梁生别离:新婚的夫妇在装饰华丽的房间里,却在河梁上经历了生离死别。
  3. 陇花开不艳,羌笛静犹悲:陇上的花开得不鲜艳,羌笛的声音虽然静止却依然悲伤。
  4. 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我感到非常惆怅,这位优秀的辅佐者,正庄严地站在凤池边。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绣户新夫妇”与“河梁生别离”的对比,突出了别离的痛苦。
  • 拟人:“羌笛静犹悲”中的“静犹悲”赋予了羌笛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边疆人士在京城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边疆人士的同情和对朝廷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梁:象征离别。
  • 陇花:象征边疆的自然景物。
  • 羌笛:象征边疆的音乐和哀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河梁”象征什么? A. 桥梁 B. 离别 C. 京城 D. 边疆

  2. “羌笛静犹悲”中的“静犹悲”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的最后一句“惆怅良哉辅,锵锵立凤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惆怅 D. 愤怒

答案: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反映了边疆的哀愁和边疆人士的生活状态。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黄滔的《河梁》:前者描绘了壮丽的边疆风光,后者则更多地表达了边疆人士的孤独和惆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唐代诗歌的背景和详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