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关中》

时间: 2025-01-27 03:24:27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晚春关中 黄滔 〔唐代〕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

白话文翻译: 忍受着漫长的旅途,穿过繁华的村庄,东风中酒旗飘舞。 百花凋零,无处可赏,三月已至尾声。 在边塞游历时听闻战事爆发,返回吴地时又遭遇饥荒。 只能在荒凉的寺庙中,静坐等待蝉鸣的到来。

注释:

  • 忍历:忍受着漫长的旅途。
  • 通庄:繁华的村庄。
  • 酒旗:酒店的标志,此处指酒店。
  • 百花无看处:百花凋零,无处可赏。
  • 三月到残时:三月已至尾声。
  • 游塞:在边塞游历。
  • 闻兵起:听闻战事爆发。
  • 还吴:返回吴地。
  • 值岁饥:遭遇饥荒。
  • 荒寺:荒凉的寺庙。
  • 噪蝉:蝉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滔,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此诗作于晚春时节,反映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边塞后返回吴地的途中,时值晚春,百花凋零,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同时听闻战事和饥荒的消息,心情沉重,只能在荒寺中寻找片刻的宁静。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晚春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诗中“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描绘了诗人旅途的艰辛和外界的繁华,而“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则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后两句“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直接反映了战乱和饥荒的社会现实,最后“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则展现了诗人在荒凉寺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 忍历通庄出,东风舞酒旗:诗人忍受着漫长的旅途,穿过繁华的村庄,东风中酒旗飘舞,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外界的繁华。
  • 百花无看处,三月到残时:百花凋零,无处可赏,三月已至尾声,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在边塞游历时听闻战事爆发,返回吴地时又遭遇饥荒,直接反映了战乱和饥荒的社会现实。
  • 定唯荒寺里,坐与噪蝉期:只能在荒凉的寺庙中,静坐等待蝉鸣的到来,展现了诗人在荒凉寺庙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景。

修辞手法:

  • 拟人:“东风舞酒旗”中,东风被拟人化,仿佛在舞动酒旗。
  • 对仗:“游塞闻兵起,还吴值岁饥”中,“游塞”与“还吴”,“闻兵起”与“值岁饥”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时局动荡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感慨,通过对晚春时节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分析:

  • 东风:象征春天的气息,但在此诗中带有无奈和凄凉的意味。
  • 百花:象征美好和繁荣,但在此诗中已凋零,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美好的消逝。
  • 荒寺:象征孤独和宁静,是诗人在动荡时局中寻求心灵慰藉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风舞酒旗”中的“东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秋天的气息 C. 冬天的气息 D. 夏天的气息
  2. 诗中“百花无看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悲伤
  3. 诗中“游塞闻兵起”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A. 和平 B. 战乱 C. 繁荣 D. 饥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感慨。
  • 王维《山居秋暝》: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黄滔《晚春关中》: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而黄滔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个人境遇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黄滔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