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翻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 其三》

时间: 2025-04-28 03:42:49

闻君治书楼,诵书仍课文。

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

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

君岂斯人欤,大雅迥不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月八日闻鸡鸣即起案上偶有陶集翻阅数诗有怀斯远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闻君治书楼,诵书仍课文。 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 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 君岂斯人欤,大雅迥不群。

白话文翻译:

听说你正在整理书楼,诵读书籍并练习文章。 古人追求不朽的方法,正是通过三冬的勤奋。 现在的人们却不同,他们期望从简陋的房屋直上青云。 你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你的才华卓越,与众不同。

注释:

  • 治书楼:整理书楼,指整理书籍和学习环境。
  • 诵书:诵读书籍。
  • 课文:练习文章,指写作练习。
  • 不朽计:追求不朽的方法或计划。
  • 三冬勤:指冬季三个月的勤奋学习,比喻长时间的刻苦努力。
  • 白屋:简陋的房屋,比喻贫寒。
  • 青云:比喻高位或显赫地位。
  • 大雅:指才华卓越,品德高尚。
  • 迥不群:与众不同,卓越非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他在听到鸡鸣早起时,偶然翻阅陶渊明的诗集,怀念友人斯远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赵蕃对古人勤奋学习的向往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他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学习态度,表达了对友人斯远才华的赞赏和对当时社会浮躁风气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人勤奋学习的赞美和对今人浮躁心态的批评,展现了赵蕃对学问和品德的追求。诗中“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一句,强调了古人通过长时间勤奋学习来追求不朽的精神。而“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则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们追求快速成功的心态。最后两句对友人斯远的赞美,体现了赵蕃对才华和品德的崇高评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君治书楼,诵书仍课文:听说你正在整理书楼,诵读书籍并练习文章。
  2. 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古人追求不朽的方法,正是通过三冬的勤奋。
  3. 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现在的人们却不同,他们期望从简陋的房屋直上青云。
  4. 君岂斯人欤,大雅迥不群:你难道不是这样的人吗?你的才华卓越,与众不同。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学习态度,突出古人勤奋学习的精神和今人浮躁的心态。
  • 比喻:用“白屋期青云”比喻人们期望从贫寒直上显赫地位。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勤奋学习和批评浮躁心态。通过对比古人与今人的学习态度,赵蕃表达了对学问和品德的追求,以及对当时社会浮躁风气的忧虑。

意象分析:

  • 书楼:象征学问和学习的环境。
  • 三冬勤:象征长时间的勤奋学习。
  • 白屋:象征贫寒和简陋。
  • 青云:象征高位和显赫地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古人不朽计,政在三冬勤”一句,强调了什么? A. 古人追求快速成功 B. 古人通过长时间勤奋学习来追求不朽 C. 古人追求简陋的生活 D. 古人追求高位和显赫地位

  2. 诗中“今时独不然,白屋期青云”一句,揭示了什么? A. 今人追求快速成功的心态 B. 今人追求简陋的生活 C. 今人追求高位和显赫地位 D. 今人追求长时间的勤奋学习

  3. 诗中对友人斯远的赞美,体现了赵蕃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