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时间: 2025-01-25 18:0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
作者:柳宗元 〔唐代〕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
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
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
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
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
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
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
海上销魂别,天边吊影身。
只应西涧水,寂寞但垂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到远离隐逸生活,谁能与旧友相见。美好的音声让人怜惜,那些曾经相伴的鱼鳞在雨水中得到安慰。困扰的志向与旧情依然在心中,相知的快乐在不断更新。游荡在外轻易消耗日子,醉舞之中怎会伤春?风月之中,欢愉与宁静交融,星霜流转,亲情愈加深厚。名利成了负担,难道还要以邻里相称?机巧的事物如瓦片般飘散,猜疑之心不如拾起尘埃。高冠之下,我是否能够赋诗?长剑在手,却忘却了贫穷。傍晚惊觉律令,携手之间忽然在此时。开颜的时刻不再,绊足的原因又何在?海上魂牵梦萦的别离,天边的影子令人感伤。只应是西涧的水,寂寞中只好垂钓。
注释
- 铩羽:比喻失去了能力或希望。
- 濡沫:指水中的泡沫,象征着短暂与无常。
- 穷鳞:指鱼的鳞片,象征着微小而脆弱的生命。
- 困志:受困于志向,未能实现理想。
- 高冠:象征地位或荣华。
- 长铗:指长剑,象征力量与自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柳宗元并称的王勃是初唐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以散文和诗歌见长,主张“文章合为时而作”,关注现实,反映社会。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贬谪期间,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怀念以及对现状的无奈,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清醒与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抒情为主,结合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生活的反思。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厚,体现了柳宗元对人生、友情以及自我理想的感悟。通过对“风月”、“星霜”、“海上”等意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过往的追忆,展现出一种孤独而坚定的态度。诗中反复提到的“旧”与“新”,不仅表明了他对过去的珍视,也暗示了他对未来的期许。此外,诗的结构严谨,音韵和谐,使得整首诗在读来时,既有情感的流动,又不失文化的厚重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远弃甘幽独,谁云值故人:远离隐逸的生活,谁能说与旧友相见是值得的。
- 好音怜铩羽,濡沫慰穷鳞:美好的声音让人怜惜,水中的泡沫安慰了微弱生命。
- 困志情惟旧,相知乐更新:被志向困扰的情感偏向旧友,相知的快乐在不断更新。
- 浪游轻费日,醉舞讵伤春:游荡在外容易浪费时间,醉舞又怎会伤春?
- 风月欢宁间,星霜分益亲:在风月中,欢愉与宁静交融,星霜流转,亲情愈加深厚。
- 已将名是患,还用道为邻:名利成了负担,难道还要以邻里相称?
- 机事齐飘瓦,嫌猜比拾尘:机巧的事物如瓦片般飘散,猜疑之心不如拾起尘埃。
- 高冠余肯赋,长铗子忘贫:高冠之下,我是否能够赋诗?长剑在手,却忘却了贫穷。
- 晚惊移律,暌携忽此辰:傍晚惊觉律令,携手之间忽然在此时。
- 开颜时不再,绊足去何因:开颜的时刻不再,绊足的原因又何在?
- 海上销魂别,天边吊影身:海上魂牵梦萦的别离,天边的影子令人感伤。
- 只应西涧水,寂寞但垂纶:只应是西涧的水,寂寞中只好垂钓。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的困境比作“铩羽”,突显失落的感受。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物象如水、鱼赋予情感,传达诗人的感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友情、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展开,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以及对生活现状的无奈与反思。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清醒与坚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甘幽:隐逸的生活,象征内心的宁静。
- 铩羽:失去的能力,象征遭遇挫折。
- 穷鳞:微小而脆弱的生命,象征生活的艰辛。
- 风月:自然的美好,象征人生的乐趣与淡泊。
- 西涧水:象征孤独与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高冠”象征什么? A. 荣华富贵
B. 贫穷
C. 志向
D. 友情
(答案:A) -
填空题:诗中“已将名是患”的意思是_____。
-
判断题:柳宗元在诗中表达了对名利的追求。 (对/错)
(答案: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诗词对比
- 柳宗元与王勃:两者都表达了对人生与友情的思考,但柳宗元更强调内心的孤独感,而王勃则更多展现豪情壮志与对未来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集》
- 《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