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刑察院王丈挽词》

时间: 2025-01-27 04:47:47

谕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

云归双节後,雪白短檠前。

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

门人办韩集,子舍得韦经。

此去念筑室,空来闻过庭。

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
作者:范成大

谕蜀三年戍,还吴万里船。
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
百世春秋传,一丘阳羡田。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
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
门人办韩集,子舍得韦经。
此去念筑室,空来闻过庭。
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丈的怀念,他在蜀地戍守三年,最终回到吴地,乘船万里归来。云在双节之后归去,雪白的短灯在前面闪烁。王丈的功绩在历史上将被传颂,阳羡的田地也在这里静静耕耘。生活如此短暂,何必再追求高位?日月交替,令人伤感的是离别,如今他已身处幽冥。门人正在整理韩愈的诗集,而您却已经无法再读韦应物的经文了。这次离去只会让我怀念过去,徒然来到这里听到过往的故事。平生无路可见,终究只能流泪铭记这松树。

注释

  1. 谕蜀:指的是在蜀地(四川)戍守的命令。
  2. 短檠:短小的灯具,指灯光明亮。
  3. 阳羡田:阳羡是指今江苏宜兴一带,以优质的茶叶著称。
  4. 凌烟:指高位或显赫之位。
  5. 日者:指日月交替,象征时间的流逝。
  6. 韩集:指韩愈的诗文集合。
  7. 韦经:指韦应物的诗文,强调文学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汝谦,号梅溪,南宋诗人,著有《梅溪诗集》。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表现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

创作背景

此诗在王丈去世后写成,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诗中不仅有对王丈的追悼,还有对人生短暂、离别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提刑察院王丈挽词》是范成大的悼亡诗,采用了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王丈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诗的开头描述了王丈的戍守经历,展现出他在蜀地的奉献,接着用“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描绘了对往昔的缅怀。双节的意象象征团圆与思念,而短檠则暗示着孤独与哀愁。接下来的“百世春秋传”不仅肯定了王丈的业绩,也引发了诗人的人生感慨。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表达了诗人对浮华和名利的淡泊,强调了人生的短暂与无常。后半部分的“日者悲离索,公今又眇冥”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悲伤。诗末提到的“平生无路见,终古泣松铭”蕴含着对友人再也无法见面的无奈与哀痛,情感真挚而深沉。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是对王丈的追悼,也是对生命、离别和时间流逝的深刻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谕蜀三年戍:王丈在蜀地服役三年,体现了他在职务上的坚守。
  2. 还吴万里船:形象化地描绘了王丈回归故土的壮丽旅程。
  3. 云归双节后:双节后云彩归来,象征团圆与思念。
  4. 雪白短檠前:短檠的光亮,提醒人们在冷寂中思念。
  5. 百世春秋传:王丈的功绩将被后世传颂。
  6. 一丘阳羡田:阳羡的田地象征着丰收和安宁。
  7. 浮生如此了:人生短暂,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8. 何必更凌烟:不必追求高位,强调了淡泊明志的态度。
  9. 日者悲离索:时间的流逝令人感伤。
  10. 公今又眇冥:王丈已逝,诗人感到无比的惆怅。
  11. 门人办韩集:门人正在整理韩愈的诗集,体现了对文学的追求。
  12. 子舍得韦经:王丈无法再读韦应物的诗文。
  13. 此去念筑室:离别后,诗人对往昔生活的怀念。
  14. 空来闻过庭:徒然来到这里,听到的只是过去的回响。
  15. 平生无路见:一生中无缘相见,表达了无奈。
  16. 终古泣松铭:流泪铭记,象征着对友人的永恒怀念。

修辞手法

  1. 对仗:如“云归双节后,雪白短檠前”,上下句结构对称,增添了音乐感。
  2. 比喻:将人生比作浮生,强调生命的短暂。
  3. 意象:运用自然意象(云、雪、灯)表现情感,增强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王丈的追悼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人的怀念,同时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对名利的淡泊。诗中流露出深厚的情感,令人感叹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思念、团圆与离别。
  2. 雪白短檠:象征孤独与哀伤,灯光照亮黑暗。
  3. 阳羡田:象征丰收、安宁与历史的延续。
  4. 日月: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5. :象征坚韧与永恒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提刑察院王丈挽词》作者范成大的描述,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 生活在唐代
    B. 以抒情和叙事著称
    C. 专注于军事诗歌
    D. 诗歌风格沉闷

  2. 诗中“云归双节后”意指什么?
    A. 雨水充足
    B. 朋友团聚
    C. 离别后的思念
    D. 诗人创作灵感

  3. “浮生如此了,何必更凌烟”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
  2.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3. 《送友人》 - 李白

诗词对比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离别感慨,展现了对友谊的珍视。
  • 《夜泊牛渚怀古》:以历史为背景,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情感深沉。

通过这些比较,可以看到古代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共同关注,展现了古诗词中深厚的人文情怀。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2. 《古典诗词鉴赏》
  3. 《范成大诗文集》
  4. 《中国古代文学史》

以上内容为《提刑察院王丈挽词》的详细解析,帮助理解诗的意境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