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曾户部吴县尉张秀才北山僧房寻梅令客对棋》
时间: 2025-02-04 14:10:2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曾户部吴县尉张秀才北山僧房寻梅令客对棋
徐俯 〔宋代〕
处处已收南亩稻,閒閒还看北山梅。 累觞聊尔酡颜在,对局怡然笑口开。 扫径似知佳客至,杖藜惟可数君来。 移松种树鄱阳老,章贡风帆岁一回。
白话文翻译
到处都已经收割了南边的稻田,闲暇时还能欣赏北山的梅花。 多次饮酒后脸上泛起红晕,对弈时心情愉悦笑容满面。 清扫小径似乎知道贵客将至,拄着拐杖只等几位朋友到来。 在鄱阳湖边移栽松树种植树木,每年一次乘船从章贡归来。
注释
- 南亩稻:指南边的稻田。
- 北山梅:指北山的梅花。
- 累觞:多次饮酒。
- 酡颜: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对局:下棋。
- 怡然:心情愉悦的样子。
- 扫径:清扫小径,准备迎接客人。
- 杖藜:拄着拐杖。
- 鄱阳老:指鄱阳湖边的老者。
- 章贡风帆:指乘船从章贡归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俯(1075-1141),字师川,号东湖居士,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田园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北山僧房寻梅、对弈的闲适生活。诗中透露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田园生活为背景,通过描绘收割稻田、欣赏梅花、饮酒对弈等场景,展现了诗人闲适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中“处处已收南亩稻,閒閒还看北山梅”一句,既表达了丰收的喜悦,又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累觞聊尔酡颜在,对局怡然笑口开”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朋友饮酒对弈的欢乐场面,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处处已收南亩稻,閒閒还看北山梅:
- 意思:到处都已经收割了南边的稻田,闲暇时还能欣赏北山的梅花。
- 用词:“处处”、“閒閒”表达了丰收后的闲适心情。
- 意象:稻田和梅花,分别代表丰收和自然美景。
-
累觞聊尔酡颜在,对局怡然笑口开:
- 意思:多次饮酒后脸上泛起红晕,对弈时心情愉悦笑容满面。
- 用词:“累觞”、“酡颜”描绘了饮酒后的状态,“对局”、“怡然”表达了下棋时的愉悦心情。
- 意象:饮酒和下棋,展现了诗人与朋友的欢乐时光。
-
扫径似知佳客至,杖藜惟可数君来:
- 意思:清扫小径似乎知道贵客将至,拄着拐杖只等几位朋友到来。
- 用词:“扫径”、“杖藜”描绘了迎接客人的准备,“似知”、“惟可”表达了期待之情。
- 意象:清扫小径和拄拐杖,展现了诗人的热情和期待。
-
移松种树鄱阳老,章贡风帆岁一回:
- 意思:在鄱阳湖边移栽松树种植树木,每年一次乘船从章贡归来。
- 用词:“移松”、“种树”描绘了田园生活,“章贡风帆”表达了归来的情景。
- 意象:移栽松树和乘船归来,展现了诗人的田园生活和对归乡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处处已收南亩稻,閒閒还看北山梅”、“累觞聊尔酡颜在,对局怡然笑口开”,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 拟人:“扫径似知佳客至”中的“似知”赋予了小径以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的期待之情。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生活和与朋友的欢乐时光,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透露出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亩稻:代表丰收和田园生活。
- 北山梅:代表自然美景和闲适心情。
- 累觞酡颜:代表饮酒后的愉悦状态。
- 对局怡然:代表下棋时的欢乐心情。
- 扫径杖藜:代表迎接客人的热情和期待。
- 移松种树:代表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亲近。
- 章贡风帆:代表归乡的向往和生活的循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处处已收南亩稻”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丰收的喜悦
- B. 田园的宁静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
“累觞聊尔酡颜在”中的“酡颜”指的是什么?
- A. 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B. 自然的美丽
- C. 友情的珍贵
- D. 田园的宁静
-
诗中“对局怡然笑口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丰收的喜悦
- B. 田园的宁静
- C. 自然的美丽
- D. 友情的珍贵
-
“扫径似知佳客至”中的“似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 A
- A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题西林壁》:描绘了田园生活和对自然的热爱。
- 王维《山居秋暝》: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然美景。
诗词对比:
- 徐俯的这首诗与苏轼的《题西林壁》都描绘了田园生活,但徐俯的诗更注重对友情的表达,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自然美景和个人的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俯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与徐俯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