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夜闻雁》

时间: 2025-04-21 10:29:00

夜阑群物久已息,胡独决起飞仍号。

江湖虽宽矰缴在,幸勿中机渔猎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夜闻雁 赵蕃 〔宋代〕

夜阑群物久已息,胡独决起飞仍号。 江湖虽宽矰缴在,幸勿中机渔猎曹。

白话文翻译:

夜深了,万物都已安静,为何唯独大雁突然起飞并发出哀号? 江湖虽然宽广,但猎人的箭矢仍在,希望你不要被渔猎者捕获。

注释:

  • 夜阑:夜深。
  • 群物:指周围的生物。
  • 胡独:为何唯独。
  • 决起:突然起飞。
  • 号:哀号。
  • 矰缴:猎人用来射鸟的箭。
  • 中机:被捕获。
  • 渔猎曹:指捕猎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夜晚,诗人听到大雁的哀鸣,感慨其命运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夜晚静思时,听到大雁的哀鸣,联想到大雁在江湖中的危险,表达了对大雁命运的同情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晚大雁的哀鸣,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诗中“夜阑群物久已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而“胡独决起飞仍号”则突出了大雁的孤独和哀伤。后两句“江湖虽宽矰缴在,幸勿中机渔猎曹”则是对大雁的祝愿,希望它能避开危险,自由飞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大雁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对自由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夜阑群物久已息”: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万物都已安息。
  • 第二句“胡独决起飞仍号”:突出了大雁的孤独和哀伤,为何唯独它要突然起飞并发出哀号。
  • 第三句“江湖虽宽矰缴在”:江湖虽然宽广,但猎人的箭矢仍在,暗喻危险无处不在。
  • 第四句“幸勿中机渔猎曹”:希望大雁不要被渔猎者捕获,表达了对大雁的同情和祝愿。

修辞手法:

  • 拟人:将大雁赋予人的情感,如“决起飞仍号”。
  • 比喻:用“矰缴”比喻猎人的箭矢,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生命脆弱的感慨。通过对大雁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生命危险的担忧。

意象分析:

  • 夜阑:夜晚的宁静,象征着休息和安宁。
  • 大雁:孤独和哀伤的象征,也代表了自由和迁徙。
  • 江湖:宽广的空间,但也充满了危险。
  • 矰缴:猎人的箭矢,象征着威胁和捕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夜阑群物久已息”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夜晚的宁静 B. 白天的喧嚣 C. 战争的激烈 D. 市场的繁忙 答案:A

  2. 诗中“胡独决起飞仍号”中的“胡独”是什么意思? A. 为何唯独 B. 独自一人 C. 胡乱地 D. 胡人的 答案:A

  3. 诗中“江湖虽宽矰缴在”中的“矰缴”指的是什么? A. 猎人的箭矢 B. 江湖的宽广 C. 渔网 D. 船只 答案:A

  4. 诗中“幸勿中机渔猎曹”表达了诗人对大雁的什么情感? A. 愤怒 B. 同情 C. 厌恶 D. 羡慕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孤雁》:同样描写了大雁的孤独和哀伤,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
  • 王维的《鸟鸣涧》:通过描写鸟鸣,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中夜闻雁》与杜甫的《孤雁》:两者都描写了大雁的孤独和哀伤,但赵蕃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由的祝愿,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大雁命运的同情。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