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
翁元龙 〔宋代〕
玉纤间捻花间集。
赤阑干对芭蕉立。
薤叶晚生凉。
竹阻移小床。
拗莲牵藕线。
藕断丝难断。
弹水没鸳鸯。
教寻波底香。
白话文翻译:
在细腻的手指间,捻着花瓣的细腻情感。
红色的栏杆旁,我面对着立着的芭蕉。
晚秋的薤叶带来一丝凉意。
竹子阻挡了我移动小床。
扭曲的莲花牵引着藕的丝线。
藕虽然断了,但丝线却难以割舍。
水面上弹跳的鸳鸯,
让我去寻找水底的香气。
注释:
- 玉纤:形容女子的细腻手指。
- 赤阑干:红色的栏杆,指的是一种装饰。
- 薤叶:一种植物,常用于烹饪,象征秋天的到来。
- 竹阻:竹子阻挡的意思,传达一种静谧的环境。
- 拗莲:形容莲花的形状与生长状态。
- 藕断丝难断:比喻虽然表面上分开,内心依然难以割舍。
- 弹水没鸳鸯:鸳鸯水面上跳跃,象征爱情的美好和轻盈。
- 波底香:水底的香气,可能指的是花的芬芳或爱情的甜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翁元龙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主要以词和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具有细腻柔美的风格,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描绘了一幅细腻的秋日景象,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难舍,体现了宋代词人的情感深度和艺术追求。
诗歌鉴赏:
《菩萨蛮》展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触与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开篇“玉纤间捻花间集”,用细腻的手法描绘了女子对花的轻柔触碰,传达出一种温婉的情感。接下来的“赤阑干对芭蕉立”,则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使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与孤寂。整首词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现出对爱情的珍重与难以割舍的情感。尤其是“藕断丝难断”的表达,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虽然表面的分离并不代表内心的割舍,反而使得情感愈加深厚。最后一句“教寻波底香”,更是通过对鸳鸯的描绘,传达了对爱情美好与希望的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纤间捻花间集:描绘女子在细腻情感中的温柔,暗示爱情的细腻与柔美。
- 赤阑干对芭蕉立:环境描写,形成对比,暗示孤独的情感。
- 薤叶晚生凉: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相呼应,带来凉意。
- 竹阻移小床:阻碍的意象,象征内心的无奈与停滞。
- 拗莲牵藕线:爱情的牵连,虽然外在分开,内心依然相连。
- 藕断丝难断:强调内心的深厚情感,尽管表面上分开。
- 弹水没鸳鸯:鸳鸯象征爱情的美好,水面上的跳跃更显轻盈。
- 教寻波底香:追寻爱情的芬芳,展现对未来的期待。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拟人,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工整,增强了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珍惜与对心灵深处感情的难舍,展现了细腻而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纤:象征女子的细腻与温柔。
- 芭蕉:传达孤寂与秋日的意境。
- 薤叶:秋天的代表,带来凉意。
- 鸳鸯:象征爱情的忠贞与美好。
- 波底香:暗示爱情的芬芳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藕断丝难断”所表达的意思是?
A. 爱情的坚贞
B. 爱情的断裂
C. 表面的分离
D. 以上都是 -
“薤叶晚生凉”中“凉”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气候
B. 心情的冷淡
C. 爱情的冷却
D. 以上都是 -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
A. 哀伤
B. 喜悦
C. 怀念
D. 复杂
答案:
- D
- A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翁元龙的《菩萨蛮》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展现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爱情的思考,前者更多地表现出秋天的孤寂与内心的挣扎,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往爱情的怀念与追忆。两者在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前者更加注重自然的描写与情感的结合,后者则通过回忆与想象构建情感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