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冬岭孤松得秀字》
时间: 2025-01-10 22:37:43意思解释
赋冬岭孤松得秀字
作者: 林景熙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灵丹九转无仙授,槁色千林何可救。
冻蛟出壑苍髯秀,劲气独与玄冥斗。
秦官五辈空遗臭,陶径单传无别胄。
天寒落日啼猿狖,如见襄阳古耆旧。
花开花谢当春书,蒲柳秋唯恐后。
此地不知黄落候,一盖高风撑宇宙。
贞心耿耿神明佑,六阴虽朋不敢寇。
朔风扬威雪贸贸,君子之伤君子守。
明堂一柱难独构,青牛伏龟千岁寿。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孤松在冬日山岭中的坚韧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和坚守信念的决心。开篇提到灵丹无仙授,意味着没有人能授予超凡的灵药;而万木凋零却没有办法拯救,暗示着自然的严酷。接着描写了冻蛟出壑,苍白的胡须显现出孤松的刚强,唯有它与黑暗斗争。后面提到秦官和陶渊明,表达了历史的遗臭与传承的孤独;诗中描绘的寒冷和猿狖的啼叫让人想起古老的襄阳。春花秋柳的循环暗喻着生命的无常,而诗人自信地表示这里并不知道秋天的来临,一种超然的气度撑起了宇宙。最后,诗人在寒风中坚守信念,强调即使面对六阴的权势也不怕,表明了坚韧的君子之心。
注释:
- 灵丹: 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 槁色: 枯黄的颜色。
- 冻蛟: 冻结的蛟龙,象征冰冷的环境。
- 秦官: 秦朝的官员,暗指历史的遗臭。
- 陶径: 陶渊明的隐居之路。
- 猿狖: 猿猴,象征自然的凄凉。
- 贞心: 坚定的心志。
- 明堂: 古代祭天的地方,一柱难构比喻难以独立成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独特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关注自然与人性,展现出深刻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冬季,诗人通过对孤松的描绘,反映了他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的心路历程,表现了对高洁品格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冬岭孤松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视角。孤松在严寒的环境中傲然挺立,象征着不屈的精神和高洁的品格。诗的开头以“灵丹九转无仙授”引入,表达了人们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但随即转入对自然的无奈,揭示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诗中“冻蛟出壑苍髯秀”描绘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突显了孤松的刚毅,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人在描述历史名人时,提到秦官五辈和陶径单传,显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与批判。尤其是“天寒落日啼猿狖”,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哀伤,但随之而来的“此地不知黄落候”又传达出一种超然的淡然心态。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既有对孤松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沉思,最终回归到坚守信念的主题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灵丹九转无仙授: 指追求长生不老的药物无人传授。
- 槁色千林何可救: 指万木凋零,无法拯救。
- 冻蛟出壑苍髯秀: 冻蛟象征着严寒中突出的孤松。
- 劲气独与玄冥斗: 孤松与黑暗抗争,展现出其坚韧的气概。
- 秦官五辈空遗臭: 历史的遗臭,指代秦朝的腐败。
- 陶径单传无别胄: 陶渊明的隐居,与世隔绝的孤独。
- 天寒落日啼猿狖: 自然环境的凄凉与孤独。
- 如见襄阳古耆旧: 让人想起历史的沧桑。
- 花开花谢当春书: 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蒲柳秋唯恐后: 秋天的蒲柳,暗示着生命的脆弱。
- 此地不知黄落候: 对自然变化的超然。
- 一盖高风撑宇宙: 高洁的品格撑起宇宙。
- 贞心耿耿神明佑: 坚定的信念得到神灵的护佑。
- 六阴虽朋不敢寇: 面对邪恶力量的无畏。
- 朔风扬威雪贸贸: 描绘冬季的威严。
- 君子之伤君子守: 君子自守,表现高尚品格。
- 明堂一柱难独构: 比喻成就伟大事业的困难。
- 青牛伏龟千岁寿: 祝愿长寿与安宁。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孤松比作面对严寒的斗士,象征坚韧。
- 对仗: 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 描述自然景象如同人类情感,增添了诗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孤松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反映出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信念的重要性,传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孤松: 代表坚韧与高洁的品格。
- 寒风与雪: 象征艰难的环境。
- 秦官与陶径: 反映历史的腐败与个人的孤独。
- 猿狖: 代表自然的凄凉与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灵丹”指的是什么?
A) 长生不老药
B) 普通药物
C) 食物
答案: A
- 诗中提到的“灵丹”指的是什么?
A) 长生不老药
-
填空题:
- 诗中“冻蛟出壑苍髯秀”用来描绘___的形象。
-
判断题:
-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赞美。 (对/错)
答案: 错
-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对历史的赞美。 (对/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可以将林景熙的孤松与王维的山水诗作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对自然的不同理解和表现手法。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