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白石故庐》

时间: 2025-01-21 18:19:19

四邻井灶出荒墟,独鹤归来认旧庐。

一迳苍苔供瘦策,半簪华发伴残书。

斜阳苍陌语初燕,新水池塘生细鱼。

小立春风邻寂寞,忽吹花片入襟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归白石故庐
作者: 林景熙

四邻井灶出荒墟,
独鹤归来认旧庐。
一迳苍苔供瘦策,
半簪华发伴残书。
斜阳苍陌语初燕,
新水池塘生细鱼。
小立春风邻寂寞,
忽吹花片入襟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荒凉的村庄,四周的井灶已经被荒草覆盖,只有一只孤鹤回到熟悉的旧居。诗人独自走在长满苍苔的小路上,手中拿着一本残破的书,头发已经花白。夕阳洒落在苍凉的乡陌上,刚飞来的燕子似乎在与他交流,新生的水塘里游着细小的鱼。春风轻拂,周围显得格外寂寞,忽然间,风中飘来的花瓣落入了诗人的衣襟。

注释

字词注释

  • 井灶:指村庄的水井和灶台,象征生活的基本设施。
  • 荒墟:荒废的地方,指曾经繁荣的村庄如今变得冷清。
  • 独鹤:孤独的鹤,象征着孤独的归人。
  • 苍苔:指长满青苔的道路,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寂寞。
  • 华发:白发,形容年老。
  • 残书:指破旧的书籍,象征知识的积累与流逝。
  • 斜阳: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春风:春季的微风,给人以温暖,却也带来孤独的感觉。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命运的感叹,体现了诗人对归属和孤独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景熙,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时,反映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对孤独生活的思索。

诗歌鉴赏

《归白石故庐》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叙述,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诗中描绘的荒凉景象与孤独的归人形成鲜明对比,既传递了对自然的热爱,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的开头,四邻的井灶变成了荒墟,给人一种生活的失落感。孤鹤的归来,似乎在暗示着诗人自己对故土的归属感。接下来的描写,如苍苔、小路、华发、残书等,都是时间流逝的见证,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夕阳西下,初燕归来,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机,但伴随而来的是孤独与寂寞的感受。

最后,春风轻拂,花瓣飘落,既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又暗含着生命的脆弱与短暂。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中,深刻地反映了归属感与孤独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邻井灶出荒墟:描绘周围环境的荒凉,暗示生活的变化。
  2. 独鹤归来认旧庐:孤独的归人,象征着思乡的情感。
  3. 一迳苍苔供瘦策:苍苔的小路,映衬诗人的孤独与无奈。
  4. 半簪华发伴残书:年华已逝,知识的积累与时间的流逝。
  5. 斜阳苍陌语初燕:夕阳与归燕,传递着温暖与希望。
  6. 新水池塘生细鱼:水塘中的细小鱼,象征生活的生机。
  7. 小立春风邻寂寞:春风的拂过,带来一丝温暖,却也显得孤独。
  8. 忽吹花片入襟裾:花瓣飘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荒凉与孤独通过自然景象表现出来。
  • 拟人:夕阳与燕子的描写使自然更具生命力。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孤独的内心世界与对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墟:象征凋零与失落。
  • 孤鹤:象征孤独与归属。
  • 苍苔:时间的积累与岁月的痕迹。
  • 华发:象征年老与智慧。
  • 斜阳: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 春风:生命的温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荒墟”是指什么?
    a) 繁华的村庄
    b) 荒废的地方
    c) 繁茂的树林
    答案: b) 荒废的地方

  2. 诗中“独鹤”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孤独与归属
    c) 财富
    答案: b) 孤独与归属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
    c) 自然景色
    答案: b) 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但林景熙的诗更注重自然的描写与内心的孤独感,而杜甫则反映了对社会动乱的忧虑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林景熙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