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时间: 2025-01-11 07:58:49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平判官入秦(一作卢象诗) 綦毋潜 〔唐代〕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

白话文翻译:

被贬远方,自认命运如此,三年过去,已不再想归途。 同僚们纷纷前来告别,希望握手言别,驿站的马匹已到门前。 说是要去帝王的故乡,带着军书去拜见紫微星。 曾经在金马门任职,如今面对日落,泪水沾湿了衣襟。

注释:

  • 谪远:被贬到远方。
  • 安命:接受命运。
  • 同声:指同僚。
  • 驿骑:驿站的马匹,指送行的交通工具。
  • 帝乡:指帝王的故乡或都城。
  • 军书:军事文书。
  • 谒紫微:拜见皇帝。紫微星在古代天文学中代表皇帝。
  • 金马客:指在金马门任职的官员。金马门是古代宫门名,代指朝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此诗可能是作者在被贬期间所作,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或诗中提到的平判官被贬有关,诗中透露出对仕途的失望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仕途失意的深刻感慨。首句“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直接点明了作者被贬的境遇,以及对归途的遗忘,显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接受。接下来的“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描绘了同僚们前来告别的情景,增强了离别的氛围。最后两句“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则是对过去辉煌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悲伤,形成强烈的对比,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谪远自安命,三年已忘归”:表达了作者被贬后的无奈和对归途的遗忘,显示了作者对命运的接受。
  • “同声愿执手,驿骑到门扉”:描绘了同僚们前来告别的情景,增强了离别的氛围。
  • “云是帝乡去,军书谒紫微”:暗示了平判官此行的目的,即去帝乡拜见皇帝,处理军事事务。
  •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回忆过去的辉煌,对比现在的悲伤,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曾为金马客”与“向日泪沾衣”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失意和悲伤。
  • 拟人:“驿骑到门扉”中的“驿骑”被赋予了人的行为,增强了离别的真实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仕途失意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无奈,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表达了作者的深刻情感。

意象分析:

  • “驿骑”:象征着离别和远行。
  • “金马客”:象征着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谪远自安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命运的无奈接受 C. 对过去的怀念 D. 对仕途的满足 答案:B

  2. “曾为金马客,向日泪沾衣”中的“金马客”指的是什么? A. 在金马门任职的官员 B. 金马门的守卫 C. 金马门的游客 D. 金马门的商人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卢象的《送平判官入秦》:可能与綦毋潜的这首诗有相似的背景和情感。

诗词对比:

  • 对比不同诗人对仕途失意的表达,如杜甫的《登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綦毋潜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了解唐代诗歌的背景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