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时间: 2025-01-22 14:47:28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

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沈东美员外山池 綦毋潜 〔唐代〕

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 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 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 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仙郎特别喜欢道家的理念,挖掘了一个池塘,模仿传说中的仙境瀛洲。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船只随意地行驶或停留。秦人能够分辨鸡犬的声音,尧帝时代的人认识巢父和由余。归来的客人站在衡门之外,仍然怜爱那夕阳下的幽静景色。

注释:

字词注释:

  • 仙郎:指沈东美,因其官职尊贵,故称仙郎。
  • 偏好道:特别喜欢道家的思想。
  • 凿沼:挖掘池塘。
  • 象瀛洲:模仿传说中的仙境瀛洲。
  • 鱼乐: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
  • 情性:本性,自然状态。
  • 秦人:指古代秦地的人。
  • 辨鸡犬:分辨鸡犬的声音,形容熟悉乡土。
  • 尧日:尧帝时代。
  • 识巢由:认识巢父和由余,两位古代贤人。
  • 归客:归来的客人。
  • 衡门:简陋的门,指沈东美的家门。
  • 返景:夕阳的余晖。
  • 幽:幽静。

典故解析:

  • 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位于东海之中,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 巢由:巢父和由余,两位古代贤人,分别以隐居和智慧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綦毋潜,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綦毋潜为沈东美的山池所作,赞美沈东美对道家思想的喜爱以及其山池的幽静美景。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沈东美山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首句“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直接点明了沈东美对道家思想的喜爱,并通过“凿沼象瀛洲”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山池如仙境般的美丽。接下来的“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进一步以鱼和船的自由状态,象征了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后两句“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则通过典故,赞美了沈东美的贤德和智慧。最后一句“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以归客的视角,再次强调了山池的幽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仙郎偏好道,凿沼象瀛洲”:诗人首先赞美沈东美对道家思想的喜爱,并通过“凿沼象瀛洲”这一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山池如仙境般的美丽。
  • 第二句“鱼乐随情性,船行任去留”:通过鱼和船的自由状态,象征了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第三句“秦人辨鸡犬,尧日识巢由”:通过典故,赞美了沈东美的贤德和智慧。
  • 第四句“归客衡门外,仍怜返景幽”:以归客的视角,再次强调了山池的幽静之美,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凿沼象瀛洲”将山池比作仙境瀛洲,形象生动。
  • 象征:鱼和船的自由状态象征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 典故:使用“秦人辨鸡犬”和“尧日识巢由”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自然和谐之美以及对道家思想的向往。通过描绘沈东美的山池,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家思想的推崇。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瀛洲:仙境的象征,代表美丽和神秘。
  • 鱼乐:自由自在的象征,代表自然和谐。
  • 返景:夕阳的余晖,代表宁静和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仙郎”指的是谁? A. 綦毋潜 B. 沈东美 C. 巢父 D. 由余

  2. “凿沼象瀛洲”中的“瀛洲”是指什么? A. 古代仙境 B. 沈东美的山池 C. 綦毋潜的家 D. 尧帝的宫殿

  3. 诗中的“鱼乐随情性”表达了什么? A. 鱼儿的快乐 B. 自然的和谐 C. 船只的自由 D. 沈东美的智慧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幽静之美,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隐居田园、追求自然和谐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綦毋潜的《题沈东美员外山池》:两者都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幽静之美,但王维的诗更多地体现了禅意和超脱,而綦毋潜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綦毋潜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代表诗人。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收录了多首唐代诗人的代表作,包括綦毋潜的《题沈东美员外山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