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派迢迢九月残,舟人相语且相宽。
村逢好处嫌风便,酒到醒来觉夜寒。
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九月的江河中行舟时的所见所感。九条河流蜿蜒而行,已经是九月的残余,船上的人们互相交谈,互相安慰。在村子里遇到好地方,却因微风而感到烦恼,喝酒之后醒来时才意识到夜晚的寒冷。岸边的蓼渚上,白波翻滚,喧闹的夏口让人想起了在长安的日子。季鹰是否也在思念鲈鱼和鲙鱼?退隐不争的知时之道,自古以来都很难做到。
注释:
- 九派:指的是长江的九个支流,形容水路的蜿蜒。
- 迢迢:形容长久或遥远的样子。
- 残:指的是残余,不完全。
- 舟人:乘船的人。
- 相语:相互交谈。
- 且相宽:互相宽慰。
- 蓼渚:蓼草生长的地方,水边的草丛。
- 白波:水面上翻滚的白色波浪。
- 夏口:夏天的渡口,指水边热闹的场所。
- 引退知时:隐退的人懂得适时而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谷是唐代著名的诗人,字君平,号清源,生于福建。他的诗风典雅、清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郑谷的作品多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舟行》创作于郑谷游历长江时,他对江河的壮阔、乡村的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会。诗中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舟行》是一首描绘舟行江上的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诗的开头以“九派迢迢九月残”引入,给人一种宽广和遥远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蜿蜒的江河之中,时光已然流逝,秋意渐浓。诗中舟人相互交谈,既表现出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也隐含了对人生苦乐的思考。
“村逢好处嫌风便”一句,写出在这个秋季的舟行,偶尔遇到宁静的村庄,却因为风的轻拂而感到烦恼,足见生活中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接着提到“酒到醒来觉夜寒”,通过饮酒后清醒的寒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思索。
后半部分,“蓼渚白波喧夏口,柿园红叶忆长安”,描绘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尤其是对长安的深切怀念,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厚谊。最后一句“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则引发读者对隐退与知时之道的深思,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感慨。
整首诗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情感巧妙结合,展现了郑谷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对人情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派迢迢九月残:长江的九条支流绵延不绝,已是九月的尾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舟人相语且相宽:船上的人们互相交谈,互相安慰,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
- 村逢好处嫌风便:在村子里遇到美好的地方,但因轻微的风而感到烦恼,表现了生活中的小困扰。
- 酒到醒来觉夜寒:饮酒后,清醒时感受到夜晚的寒冷,象征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 蓼渚白波喧夏口:描写岸边的美丽景色,喧闹的夏口与宁静的秋意形成对比。
- 柿园红叶忆长安:通过红叶的意象,表达对长安的怀念,寄托了对故乡的情感。
- 季鹰可是思鲈鲙,引退知时自古难:引入隐退与知时之道,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暗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如“酒到醒来觉夜寒”与“蓼渚白波喧夏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蓼渚、白波、红叶等意象丰富,营造了生动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派:象征着广阔的江河与时间的流逝。
- 白波:代表着动荡与生机,喻示生活中的波折。
- 红叶: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与对故乡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派”指的是?
- A. 九条河流
- B. 九个村庄
- C. 九个人
- D. 九种花
-
“酒到醒来觉夜寒”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怀念
- C. 无奈
- D. 忧伤
-
诗中“柿园红叶”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对秋天的喜爱
- B. 对长安的怀念
- C. 对生活的厌倦
- D. 对自然的赞美
答案:
- A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郑谷的《舟行》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与对人生的思考。郑谷侧重于舟行的感受与对故乡的怀念,而杜甫则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