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时间: 2025-01-27 04:08: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
杨万里 〔宋代〕
蓬莱藏室盛东都,只著古书并老儒。
後来许事晓星疏,登车不落问何如。
广文先生自有饭,诸公衮衮端无羡。
著脚金坡不作难,问津木天何足辨。
作堂聊尔题蓬山,此岂有意亦偶然。
登瀛仙人多姓许,未必先生肯为伍。
书生饶舌定可憎,此话姑置莫葛藤。
先生诸孙皆玊永,诵书已作弯鹤声。
请来欹桄细细听。
白话文翻译
蓬莱的藏书室位于东都,只收藏古籍和老儒生的书籍。后来有许多人追求星辰的奥秘,登上车子却不知道该如何问询。广文先生自然有自己的生活,众多的学者们也不再羡慕他。在金色的山坡上行走并不困难,问路的木天河又有什么值得辨别的呢?写这首诗只是为了在蓬山堂题字,这难道是有意为之,还是偶然的结果呢?登上瀛洲的仙人多半姓许,未必老师愿意与他们为伍。书生的长篇大论确实令人厌烦,这话姑且不提,也不要因而生烦。老师的弟子们都安静如永,朗诵的声音宛如弯曲的鹤鸣。请你们过来,靠着桄榔树仔细倾听。
注释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理想的境地。
- 东都:指的是东京,即汴京。
- 广文先生:指的是罗巨济教授,可能是指他的学识和生活。
- 著脚金坡:在金色的山坡上行走,形容轻松自在。
- 诸孙皆玊永:指老师的学生们都很优秀、持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风气渐趋于士人之间的交流与学术的探讨,表现了诗人对学问和教育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罗巨济教授蓬山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的学术氛围。诗中反复出现的“蓬”意象,暗示了对理想境地的向往。在赞美古书和老儒的同时,诗人也对后来的学者们提出了质疑,反映了他对学术风气的关注和思考。
诗的开头描述了蓬莱般的书房,传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气氛。而后,诗人又提到了“广文先生自有饭”,暗示着学者们虽然有自己的追求,但不必过于羡慕他人。这样的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对学术独立的尊重。
整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意象丰富,含蓄而深刻。诗人在写作过程中融入了个人的思考和对时代的观察,展示了他对教育、学术乃至人生的深刻理解。最后的请求“请来欹桄细细听”,更是表现了诗人对知识传承的渴望与对聆听者的期待,构筑了一个和谐的学术交流空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蓬莱藏室盛东都:描绘了一个理想化的藏书室,象征着知识的宝库。
- 只著古书并老儒:强调了古籍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 後来许事晓星疏:引入后来的学者,表现出对新思想的探讨。
- 登车不落问何如:形象化学者对理想的追求,表现出迷茫。
- 广文先生自有饭:指出学者的生活不必依赖他人,体现自足。
- 诸公衮衮端无羡:表示其他人对广文先生的生活没有羡慕之情。
- 著脚金坡不作难:形容在理想中行走容易。
- 问津木天何足辨:质疑对某些事物的执着,反映出对真实知识的追求。
- 作堂聊尔题蓬山:表明写诗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 此岂有意亦偶然:质疑自身创作动机。
- 登瀛仙人多姓许:提及传说中的仙人,反映文学文化中的交融。
- 未必先生肯为伍:暗示不一定所有人都能成为志同道合的朋友。
- 书生饶舌定可憎:对书生的空洞之论表示不屑。
- 此话姑置莫葛藤:希望不再追究这些无关的事情。
- 先生诸孙皆玊永:称赞老师的学生们都非常优秀。
- 诵书已作弯鹤声:形容朗诵的声音如鹤鸣般优雅。
- 请来欹桄细细听:邀请他人来此聆听,表达对知识传承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弯鹤声”比喻读书声,生动形象。
- 对仗:如“古书并老儒”对“晓星疏”,增强诗的韵律感。
- 设问:如“问津木天何足辨”,引导读者思考。
主题思想:本诗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对知识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当时学术风气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学术环境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蓬莱:理想、仙境,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宝库。
- 古书:传统文化的承载,象征着历史的积淀。
- 书生:象征学者,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 鹤声:象征高雅与纯净,代表一种理想的文化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蓬莱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仙境
- B. 战场
- C. 商业
- D. 乡村
-
诗中提到的“广文先生”主要指的是谁?
- A. 杨万里
- B. 罗巨济
- C. 白居易
- D. 杜甫
-
诗人的态度对待书生的长篇大论是?
- A. 赞赏
- B. 反感
- C. 无所谓
- D. 羡慕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将进酒》 vs 《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两者都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将进酒》更偏向于豪放的饮酒作乐,而《题罗巨济教授蓬山堂》则更注重知识与文化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