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寓直晓起书事记直舍老兵语》

时间: 2025-04-29 01:29:42

江湖垂钓手,天汉摛文堂。

魂清不得眠,室虚自生光。

晓纬澹天阙,江涛隐胡床。

传呼九门开,奔走千官忙。

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

微闻铃下驺,窃议马上郎。

但计梦长短,宁论已行藏。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玉堂寓直晓起书事记直舍老兵语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江湖垂钓手,天汉摛文堂。
魂清不得眠,室虚自生光。
晓纬澹天阙,江涛隐胡床。
传呼九门开,奔走千官忙。
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
微闻铃下驺,窃议马上郎。
但计梦长短,宁论已行藏。

白话文翻译:

江边湖畔垂钓的人,仿佛在天河下书写文章。
心灵清明却无法入眠,空荡的室内自生光明。
清晨的纬度如同淡淡的天阙,江水的涛声隐约传来。
有人在传呼九门打开,官员们奔走忙碌。
那些人好似在夸耀自己的官阶,纷纷在梦中寻求安宁。
微微听见铃声响起,悄悄议论着马上就要上任的官员。
但只在意梦的长短,宁愿不去讨论已成的过去。

注释:

  • 江湖:指江河和湖泊,代表自然景观。
  • 天汉:指银河,古代诗词中常用作背景意象。
  • 魂清不得眠:指内心清明却无法入睡,反映作者的思虑。
  • 室虚自生光:意指房间空荡,但却有内心的光明。
  • 传呼九门开:指官员们忙于政务,象征朝廷的运作。
  • 黄粱:典出《庄子》,象征梦境与虚幻。
  • 铃下驺:指马车,象征出行与官场的事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去华,号石湖居士,江苏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以清新自然著称,擅长描写山水与人情,常有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范成大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纷扰的厌倦,及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对自然和官场生活的独特感受。开头几句以江湖垂钓和银河书写的比喻,结合了自然与文化,展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官场的忙碌与虚幻的梦境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讽刺。特别是“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则表现了官员们为名利而争的无奈与悲哀。最后的“但计梦长短,宁论已行藏”表达了对往事的超然态度,侧面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这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工整,意象丰富,体现了范成大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湖垂钓手,天汉摛文堂:描绘了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钓鱼与书写形成鲜明对比。
  • 魂清不得眠,室虚自生光:表达了内心的清明与对宁静的向往,反映出一种精神追求。
  • 晓纬澹天阙,江涛隐胡床:通过自然界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清晨的氛围。
  • 传呼九门开,奔走千官忙:揭示了官场的忙碌与繁杂,形成自然与人事的对比。
  • 若若夸组绶,纷纷梦黄粱:官员们的虚荣心与追求名利的心态被揭示。
  • 微闻铃下驺,窃议马上郎:暗示了对新任官员的议论,体现了官场的暗流。
  • 但计梦长短,宁论已行藏:表现了对过去的淡然态度,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江湖与书写比拟,展现了理想生活的追求。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梦与光明象征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反思,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自然的宁静与自由。
  • 天汉:象征文化与精神追求。
  • 黄粱:象征虚幻与梦境,反映对名利的无奈。
  • 铃声:象征官场的事务与人际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汉”指的是什么?

    • A. 银河
    • B. 江湖
    • C. 山川
    • D. 书堂
  2. 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 A. 向往
    • B. 讽刺
    • C. 崇拜
    • D. 忽视
  3. 诗中的“黄粱”象征什么?

    • A. 真实
    • B. 梦幻
    • C. 名利
    • D. 自然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与李白的诗风对比:李白的豪放与范成大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范成大诗集》
  • 相关文学评论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