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郡检计斋醮祷雨,登时感通,辄赋古风,以》
时间: 2025-01-10 22:3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知郡检计斋醮祷雨,登时感通,辄赋古风
作者:范成大
六月火云高偃蹇,
使君有意怜焦卷。
一封红篆驿金龙,
雨气倏随炉燎满。
风师避路雷车鸣,
石破天惊檐溜倾。
不知稻本颇苏否?
但觉溪声如百霆。
税驾朱旛未云久,
造化功成屈伸肘。
我评兹事与天通,
知公小试调元手。
清坛深夜宾众真,
前驱霓旌後飙轮。
定有灵官识仙伯,
报道紫皇思侍臣。
白话文翻译
六月的火云高高地悬挂,
使君有意怜惜那焦卷。
一封红色印章的信件,
雨气瞬间伴随炉火弥漫。
风神避开了道路,雷声轰鸣,
石头轰然破裂,屋檐的水流倾泻。
不知道稻谷的根本是否复苏?
只觉得溪水声如同百雷齐鸣。
税驾的朱色旗帜尚未在天上长久,
造化的力量刚刚屈伸肘膀。
我对这事与天的沟通进行评估,
知道你小试调和阴阳的手法。
清坛深夜的宾客众多,
前方驱动霓虹的旗帜,后方气流如轮。
一定有灵官识得仙伯,
报道紫皇想念他的侍臣。
注释
- 火云:指的是夏季的雷雨云,形状如火焰。
- 焦卷:指由于干旱而枯焦的禾苗。
- 红篆:古代书法的一种,形容书信的正式。
- 雨气:指即将来临的雨水气息。
- 风师、雷车:传说中的神祇,风师掌控风,雷车则指雷声。
- 稻本:指稻谷的根本或生长情况。
- 朱旛:红色的旗帜,象征权威和神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君复,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和民生疾苦,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范成大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水灾、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的年代。诗人以祷雨的情景,表达对自然变化的敏感与关心。他通过描绘风云雷雨的场景,揭示人们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
诗歌鉴赏
范成大的《知郡检计斋醮祷雨》是一首充满了自然气息与人文关怀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六月高挂的火云,展现了夏季酷热的气候和干旱的情景。诗人对焦卷(枯焦的禾苗)的怜惜,体现了他对农民生计的深切关注。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封红篆信件和随之而来的雨气,展现了祷雨的愿望和期待。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写,表现了自己对稻谷生长情况的忧虑,流露出对丰收的渴望。诗中提到的“风师”和“雷车”,不仅是自然现象的具象化,更是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敬与畏惧。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高亢激昂,诗人不仅关注自然环境,更关注人们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在形式上,诗的结构紧凑,音韵和谐,极具表现力,展现了范成大深厚的文学修养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六月火云高偃蹇:描绘了夏天高悬的乌云,暗示天气炎热。
- 使君有意怜焦卷:表示使君(官员)对焦卷(干旱禾苗)的同情。
- 一封红篆驿金龙:形容得到一封写着红色印章的信件,传递着祷雨的希望。
- 雨气倏随炉燎满:雨水的气息很快弥漫开来,仿佛是从炉火中升腾而起。
- 风师避路雷车鸣:描绘雷声轰鸣,风神避免了灾难的发生。
- 石破天惊檐溜倾:形容雷声震耳欲聋,屋檐的水流如倾盆大雨。
- 不知稻本颇苏否:诗人对稻谷生长状态的忧虑。
- 但觉溪声如百霆:溪水声如同雷声轰鸣,生动形象。
- 税驾朱旛未云久:红色旗帜未能长久在空中飘扬,暗指天气仍不稳定。
- 造化功成屈伸肘:自然的力量在不断变化,暗示天意未定。
- 我评兹事与天通:诗人自我反思与天意的联系。
- 知公小试调元手:表达对使君调和阴阳之能力的肯定。
- 清坛深夜宾众真:夜深人静,宾客齐聚清坛。
- 前驱霓旌後飙轮:描述驱动神灵的霓虹旗帜和气流的场景。
- 定有灵官识仙伯:相信灵官会识得仙人,传达信息。
- 报道紫皇思侍臣:暗示天帝对侍臣的关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声如百霆”,将溪水声比作雷声,形象生动。
- 拟人:如“风师避路”,赋予自然现象以人性化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对农民生计的关心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通过对天气变化的细腻描写,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云:象征炎热、干旱,暗示天气的恶劣。
- 焦卷:象征禾苗的枯竭,寓意农田的困境。
- 红篆信:象征祈雨的希望与努力。
- 雷声:象征自然的威力与人类的渺小。
- 溪声: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声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焦卷”指的是什么?
- A. 绿树
- B. 干旱禾苗
- C. 水田
-
诗中提到的“风师”指的是?
- A. 风的神
- B. 农民
- C. 雷电
-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 B. 对战争的描写
- C. 对爱情的抒发
答案:
- B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李清照,描写夏日景象。
- 《静夜思》:李白,表现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范成大《知郡检计斋醮祷雨》与李白《庐山谣》:
- 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观察,但范成大更侧重于现实的农田状况,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