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刘君鼎臣盘谷图
史弥宁 〔宋代〕
岩壁开张半幅悭,
权名人见若为颜。
那知别有具丘壑,
不在区区纸上山。
白话文翻译:
这幅画的岩壁展现了一半的景象,
世人看了只觉得普通。
谁能知道这幅画中还有深邃的山丘,
它的美并不在于纸上那点小山。
注释:
- 岩壁:指山岩的壁面,象征自然景观。
- 开张:展开、显露。
- 悭:吝啬,这里指的是画面展现得不够完整。
- 权名:权势和名声,这里指那些地位高的人。
- 丘壑:山丘和沟壑,指风景的深远和美丽。
- 区区:小小的、局限的,这里形容纸上的山景。
典故解析:
“丘壑”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形容自然的美景,尤其是山水画中体现出的深度与远景。此处强调画作的价值不仅在于表面的描绘,更多的是内在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弥宁,宋代著名画家与诗人,以山水画闻名。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史弥宁观看刘君鼎臣的山水画时,借助诗歌表达对画作的深刻理解和对表面与内在美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对岩壁的描写,引出世人对画作的肤浅理解,强调了艺术作品的表象与深度之间的落差。诗人借此反映了那些只看重表面形式的权贵们的无知与肤浅,体现了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深厚的内涵,而非仅仅是表面的视觉享受。后两句则揭示了画中隐藏的美景,暗示真正的艺术作品能够超越纸上所见,传达更为深远的意境与情感。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却在意蕴上深邃广阔,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岩壁开张半幅悭:开张的岩壁展现了一半的画面,给人一种不够完整的感觉。
- 权名人见若为颜:权贵和名流看了这幅画,只觉得平凡,缺乏欣赏的眼光。
- 那知别有具丘壑:谁能知道这幅画中其实还有更深邃的山丘和沟壑。
- 不在区区纸上山:真正的美并不只是表面上那小小的山景。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表面与内在的对比,强调艺术的深邃。
- 隐喻:岩壁和丘壑象征着艺术作品的不同层次。
- 反讽:对世人浅薄的评价进行反讽,突显诗人的独到见解。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内在的深度,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呈现。诗人通过对画作的观察,呼吁人们去发现和欣赏那些不易察觉的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壁:象征自然的坚韧与美丽。
- 丘壑:象征深邃与丰富的内涵。
- 纸上山:象征表象与肤浅的理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王维
B. 史弥宁
C. 李白 -
诗中提到的“丘壑”主要指什么? A. 山丘与沟壑
B. 纸上的画面
C. 权贵的名声 -
诗歌强调的主题是什么? A. 艺术的表面
B. 人生的哲理
C. 艺术的深度与内涵
答案:
- B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山居秋暝》 王维
诗词对比:
对比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观为主题,但王维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史弥宁则强调艺术作品的内在美。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但角度和表达方式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画与诗词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