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

时间: 2025-01-26 11:00:36

玻瓈江头春渌深,别时沄沄流到今。

祇言日远易排遣,不道相思翻苦心。

乌头可白我可去,菖花易青君易寻。

人生若未免离别,不如碌碌无知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玻瓈江头春渌深,
别时沄沄流到今。
祇言日远易排遣,
不道相思翻苦心。
乌头可白我可去,
菖花易青君易寻。
人生若未免离别,
不如碌碌无知音。


白话文翻译:

在玻瓈江的岸边,春水潺潺而深,
离别时的流水,直到现在依然流淌。
只说日子远了容易排解,
却不知道思念的心情愈加苦涩。
乌头花能变白,我可以离去,
菖花也能常青,你也能容易找到。
人生如果难免离别,
不如平淡无知音相伴。


注释:

  • 玻瓈江:江水清澈如玻璃,形容春水的清澈。
  • 春渌深:春天的水流清澈而深。
  • 沄沄:细流声,形容水流的声音。
  • 祇言:只说,单纯地说。
  • 翻苦心:反而让心更加痛苦。
  • 乌头:一种花,乌头花可以泛指花的变色。
  • 菖花:指菖蒲,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 碌碌无知音:形容生活平淡而无知心的朋友。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通过花的意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苦楚,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淹,号石湖,江苏苏州人,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范成大生活的晚期,诗中流露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友情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是一首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春江的清澈与流动,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友人思念的苦涩。开篇用“玻瓈江头春渌深”勾勒出美丽的春日图景,水流的声音和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随着诗的深入,诗人将这种宁静与内心的苦痛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祇言日远易排遣,不道相思翻苦心”一句,表达了面对距离带来的心理变化,时间的流逝似乎可以抚平一切,但实际上思念之情却愈发浓烈。这种情感的复杂性通过诗句的对比得以展现。而最后两句则反映出人生的无奈和对知音的渴望,表达了对平淡生活的向往与对有知音的珍视。

整首诗结合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感受与思考,使其成为一首颇具深意的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玻瓈江头春渌深:描绘了江水的清澈和深邃,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恬静氛围。
  2. 别时沄沄流到今:回忆离别时的情景,水流声仍在耳边回响,暗示着思念之情的持续。
  3. 祇言日远易排遣:表面上说距离远了可以释怀,实际上内心却愈发难以排遣。
  4. 不道相思翻苦心:强调思念的苦楚,反映出与友人离别后的孤独感。
  5. 乌头可白我可去:乌头花的变色暗示生命的变化,诗人自我反思,似乎可以选择离去。
  6. 菖花易青君易寻:菖花的常青象征着希望与重聚,但同时也隐含着离别后的不安。
  7. 人生若未免离别: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离别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8. 不如碌碌无知音:最后以一种哲理性的思考,认为不如平淡度日,找不到知音更显得孤独。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玻瓈江”比喻春水的清澈。
  • 对仗:如“乌头可白,我可去”与“菖花易青,君易寻”形成对比。
  • 拟人:将流水赋予了情感,使其具有了“流到今”的意识。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离别的深刻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玻瓈:象征着纯洁与美好,也暗示着脆弱。
  • 春渌:代表生机与希望,同时也指生命的流动。
  • 乌头、菖花:两种花卉的对比,分别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乌头”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变化
    B. 永恒的爱情
    C. 自然的宁静
    D. 友谊的珍贵

  3. 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离别的惆怅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战斗的勇气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玻瓈江一首戏效陆务观作》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离别的思考与思念之情,但范成大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忧伤的氛围,而杜甫则更多地通过直接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更为沉重的思念与忧虑。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同样让人感受到离别带来的痛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