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讲武城
宋代:范成大
阿瞒虓武盖刘孙,千古还将鬼蜮论。
纵有周遭遗堞在,不如鱼复阵图尊。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阿瞒(曹操)以武力统治,压制了刘备和孙权,这场争斗千古以来都被视为鬼蜮阴谋。即便周围还有遗留下来的城墙,也不如那些鱼复阵的图尊更为珍贵。
注释
字词注释:
- 阿瞒:曹操的别名,因其权势和谋略被称为。
- 虓武:形容他的武力强大。
- 刘孙:指刘备和孙权。
- 千古:形容历久不衰,长久以来。
- 鬼蜮:指阴谋诡计。
- 纵有:即使有。
- 周遭:周围。
- 遗堞:遗留的城墙、堤坝。
- 鱼复阵:古代一种兵阵,这里暗指战略和图谋。
- 图尊:表示尊重、珍视的图案或图纸。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阿瞒”与“刘孙”,是三国历史中的重要人物,象征着权力的争夺和斗争。曹操的谋略与武力使他成为历史的主导者,而刘备和孙权则是抵抗他的人物。
- “鱼复阵”是指古代兵阵,是一种战术的象征,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1193),字汝弼,号石湖,江苏常州人,宋代杰出的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怡人,常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讲武城》创作于历史动荡的南宋时期,范成大通过诗歌反映了对三国历史的思考,表达了对权谋与战争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讲武城》是一首富有历史感的诗,透过对三国历史的回顾,范成大不仅展现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同时也对权力斗争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诗中提到的“阿瞒”与“刘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政治势力,二者之间的斗争体现了权力的残酷和历史的无情。诗的开头就直接点出历史的主角与其强大的武力,展现了一个英雄的形象。
然而,诗中提及的“鬼蜮论”则暗示了权力斗争中的阴暗面,历史不仅是英雄的史诗,更多的是权谋的较量和阴谋的编织。即使有遗留下来的城墙,也不如那些兵阵的图纸珍贵,这一段不仅强调了战略的重要性,也暗示了历史的遗迹在权力游戏面前的脆弱。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历史的尊重与敬仰,也有对权力斗争的无奈与反思,让人在欣赏古代英雄传奇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权力的本质与历史的轮回。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阿瞒虓武盖刘孙:直接点名曹操与刘备、孙权,表明了历史的主导者与被压制者的关系。
- 千古还将鬼蜮论:强调历史长河中,权力斗争常伴有阴谋与诡计。
- 纵有周遭遗堞在:即使还有历史的遗迹存在。
- 不如鱼复阵图尊:但这些遗迹比起智慧与谋略的价值显得微不足道。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阿瞒虓武”与“刘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历史的冲突感。
- 比喻:用“鱼复阵”比喻战略,体现出谋略的重要性。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三国历史的回顾,反映了权力斗争的复杂性和历史的无常,强调了智慧与谋略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阿瞒:象征权力与武力。
- 刘孙:代表抵抗与斗争。
- 鬼蜮:暗示阴谋与诡计。
- 遗堞:历史的遗迹,象征时间的流逝。
- 鱼复阵:智慧与策略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阿瞒”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刘备
B. 曹操
C. 孙权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鱼复阵”主要象征什么?
A. 武力
B. 智慧与策略
C. 历史遗迹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鬼蜮论”意指什么?
A. 正义的斗争
B. 阴谋与诡计
C. 英雄的史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通过赤壁之战的描写,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诗中追忆历史英雄,表达对往日英雄的怀念。
诗词对比:
- 《讲武城》与《赤壁赋》:两者都涉及历史人物与事件,但《讲武城》更侧重于权力斗争的阴暗面,而《赤壁赋》则表现出对历史的雄浑与壮丽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了宋代重要诗人的作品,适合理解宋代诗歌的整体风格与特点。
- 《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关系,帮助更好地理解该诗的历史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