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永石屏》

时间: 2025-01-26 07:34:35

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馀。

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永石屏
作者:陈宓 〔宋代〕

谁将一段楚天碧,
磨向崖心万仞馀。
桥柱不题司马字,
兰亭留待右军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谁将一片楚地的碧空,磨制成崖壁上万仞高的余荫?桥柱上没有刻上司马迁的字迹,兰亭的墨迹还留待王羲之的书法。


注释

字词注释

  1. 楚天碧:指楚地(今湖北一带)清澈的天空。
  2. 磨向崖心:将碧空磨制成岩石或崖壁的核心部分。
  3. 万仞馀:形容高耸的崖壁,超过万仞。
  4. 桥柱:桥的支柱,诗中指代桥的基石。
  5. 司马字:指司马迁的书法,意指古人的名作。
  6. 兰亭:指兰亭,王羲之的书法圣地,以《兰亭序》著称。
  7. 右军书:指王羲之的书法,因他的字被称为“右军”。

典故解析

  1. 司马迁:西汉著名历史学家,著作《史记》。
  2. 王羲之:东晋书法家,被誉为“书圣”,其《兰亭序》是书法艺术的巅峰之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宓,字子云,号青丘,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情怀的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游览某处石屏时,受到自然美景的启发,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人文化的敬仰与怀念。


诗歌鉴赏

《题永石屏》一诗,表面上看似描绘自然景象,实则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诗中“谁将一段楚天碧,磨向崖心万仞余”,用楚地的碧空形象化出自然的壮丽与崇高,给人以深邃的视觉感受。同时,诗人将自然与人文相结合,提到“桥柱不题司马字,兰亭留待右军书”,则表现出对古代文化的追慕与敬仰。司马迁与王羲之的提及,赋予了作品更深刻的历史意义,表达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缅怀,也突显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洁而富有韵律感,意象清晰,情感真挚,展示出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诗人通过自然的描绘,引发人对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既有对美的欣赏,又带有对时代变迁的感慨。整首诗在抒情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对古代文化的崇敬与渴望,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将一段楚天碧:疑问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惊叹与渴望。
  2. 磨向崖心万仞余:以磨制之意象,体现出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3. 桥柱不题司马字:强调文化遗迹的缺失,对古人作品的遗憾。
  4. 兰亭留待右军书:对王羲之书法的期待,展现出对书法艺术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的碧空比作崖壁的装饰,生动形象。
  • 对仗:上下句中意象的对称,使诗意更为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自然景观与古代文化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楚天:象征青翠的自然。
  2. 崖心:指高耸的崖壁,象征文化的深厚。
  3. 桥柱:象征人文的基础与连接。
  4. 兰亭:象征书法艺术的高峰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谁将一段楚天碧”中的“楚天”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湖北
    C. 浙江
    D. 安徽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右军书”是指__的书法。

  3.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漠视。 (对/错)

答案

  1. B
  2. 王羲之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结合。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题永石屏》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侧重于静谧的山水之美,而陈宓则在自然中融入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使得意境更为深远。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书法艺术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