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到复翁方是清,不求名处莫逃名。南湖一片平铺水,中有拍天波浪声。
白话文翻译
在复翁这里,只有真正的清静才是清静,不追求名声的人才不怕名声。南湖的水面平坦如镜,水中却隐约能听到拍打天空的波浪声。
注释
- 复翁:指的是诗中的主人公,可能是某位隐士或高僧,表明了他清净的生活态度。
- 清:在这里指的是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 南湖:特指一个湖泊,象征着一种宁静的自然环境。
- 拍天:形容波浪声响,声势浩大,似乎在拍打天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复翁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位隐士或高僧,其清净、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在古代文人中颇受推崇。南湖的意象可能与古代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有关,象征着理想的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生活在宋代,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颇受推崇。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并通过对自然的观察表达内心的情感与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与复翁交流后所作,反映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字贯穿始终,揭示了作者对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名利的反思。首句提到“清”,说明复翁所追求的是真正的内心宁静,而不是表面的名声。接着,诗人将南湖的水面描绘得如镜子般平坦,展现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自然之美。最后一句以“拍天波浪声”结尾,既展现了自然的力量,又暗含了人生的波折与起伏,形成一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意境。这种对比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也引发思考: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安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清到复翁方是清:在复翁的生活中,只有真正的清静才算是清静。这里强调了内心的清净。
- 不求名处莫逃名:如果不追求名声,就不怕名声带来的困扰。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
- 南湖一片平铺水:南湖的水面如镜,象征着宁静的自然。
- 中有拍天波浪声:水中波浪声如同击打天空,暗示了内心的波动与人生的起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运用了对仗手法,如“求名”与“逃名”,形成鲜明对比。
- 意象:南湖的水面与波浪声形成了宁静与动荡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对名利的淡泊,表达了诗人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揭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复翁:象征着清静、高远的生活理想。
- 南湖:代表宁静的自然环境,象征诗人内心的向往。
- 波浪声:暗示人生的起伏和内心的波动,形成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复翁”指的是谁?
- A. 一位高僧
- B. 一位文人
- C. 一位商人
-
“南湖一片平铺水”表达了什么意象?
- A. 动荡不安
- B. 宁静安详
- C. 繁华喧闹
-
诗中提到的“拍天波浪声”暗示了什么?
- A. 内心的宁静
- B. 人生的波折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自华《静夜思》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陈著诗作都探讨了人生的起伏,但杜甫更倾向于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陈著则强调个人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