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默坐
陆游〔宋代〕
巧说安能敌拙修,焚香默坐一窗幽。
煌煌炎火常下照,浩浩黄河方逆流。
气住神仙端可学,心虚造物本同游。
绝知此事不相负,荆棘翦除梨栗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的是诗人对内心修养与自然的思考。诗人认为,巧妙的言辞无法与朴拙的修养相提并论。在焚香默坐的静谧空间中,他感受到内心的宁静。明亮的火光时时照耀,滔滔黄河却在逆流而上。若能安息于此,或许就能学习到仙人的境界,心灵的虚静与自然的造物本是相通的。最终,他意识到,理解这一切并不会让人失去,要砍去荆棘,迎接丰收的季节。
注释:
- 巧说:指巧妙的言辞。
- 拙修:指朴素的修养。
- 焚香:点燃香料,表示一种修身养性的行为。
- 煌煌炎火:明亮的火焰,象征光明与热情。
- 浩浩黄河:形容黄河的浩大与奔腾。
- 气住神仙:气息静止,达到与神仙相同的境界。
- 心虚:心境空灵,没有杂念。
- 绝知此事不相负:深刻理解这些道理不会让人失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以抒发爱国情怀、人生感悟和自然景观著称,风格豪放而又细腻。陆游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多次动荡,他的诗作反映了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关联。
创作背景:
《默坐》创作于陆游晚年,时值社会动荡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之际。诗中流露出对内心平静与修身养性的追求,同时也隐含着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默坐》展现了陆游内心的宁静与深刻的哲学思考。诗的开篇通过对比巧言与拙修,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传达了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安宁的愿望。接着,诗人通过“焚香默坐”描绘了一种清幽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他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在随后的描写中,诗人用“煌煌炎火”和“浩浩黄河”形成鲜明对比,火光的明亮与黄河的逆流,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立。最后,陆游以“绝知此事不相负”总结全诗,表达了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丰收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彰显了陆游作为一位成熟诗人的修养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巧说安能敌拙修:强调巧妙的言辞无法胜过朴实的修养。
- 焚香默坐一窗幽:描绘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修身养性。
- 煌煌炎火常下照:火光明亮,象征内心的热情。
- 浩浩黄河方逆流:黄河的奔腾暗示自然的力量与生命的逆境。
- 气住神仙端可学:静心可接近神仙的境界,追求内心的宁静。
- 心虚造物本同游:心灵空灵,人与自然是相通的。
- 绝知此事不相负:领悟这些道理不会让人失去。
- 荆棘翦除梨栗秋:象征着除去障碍,迎接丰收。
修辞手法:
- 对比:巧说与拙修的对比,强调内心修养的重要性。
- 象征:火光象征内心的热情与追求,黄河象征生命的奔涌与挑战。
- 暗喻:通过自然景象传递内心世界的感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陆游对内心修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真谛的深刻领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焚香:象征修身与内心的宁静。
- 炎火:象征热情与生命的力量。
- 黄河:象征着大自然的伟大与生活的挑战。
- 荆棘:象征生活中的困难与障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巧说”与“拙修”的对比强调了什么?
- A. 言辞的华丽
- B. 内心的修养
- C. 自然的力量
-
“焚香默坐”所描绘的状态是什么?
- A. 喧闹
- B. 宁静
- C. 忧伤
-
“绝知此事不相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领悟
- C. 疲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对比:
陆游的《默坐》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但陆游更注重内心的修养,而王维则强调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展现了宋代诗人的多样风格。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