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
半夜西亭雨,离人独启关。
桑麻荒旧国,雷电照前山。
细滴高槐底,繁声叠漏间。
唯应孤镜里,明月长愁颜。
白话文翻译:
半夜时分,西亭下开始下雨,离别的人独自打开门扉。
桑树和麻田荒废在这片旧国,雷电闪烁照亮了前面的山。
细雨滴落在高大的槐树底下,雨声在漏水的屋檐间交叠回响。
唯独在孤独的镜子里,明月映照出我愁苦的面容。
注释:
- 西亭:指西边的亭子,是一个休息的地方。
- 离人:指的是独自离别的人,表达孤独感。
- 桑麻:桑树和麻田,象征农田的荒废。
- 雷电:自然现象,暗示着不安和动荡。
- 高槐:指的是高大的槐树,代表着宁静的环境。
- 孤镜:独自的镜子,反映出自我的孤独和愁苦。
典故解析:
- 桑麻荒旧国:桑麻是古代农耕的象征,代表着生机与繁荣,而“荒旧国”则暗示着国破家亡后的凋零。
- 明月长愁颜:月亮常常被用来象征思乡和愁苦,这里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感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蠙,唐代诗人,风格多变,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离别或失去故土的情境下所作,表现出诗人对故国的思念和在异乡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在雨夜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开篇描绘了半夜的西亭下哗哗的细雨,伴随着离人独自启关的孤寂,瞬间抓住了读者的心。接着,诗人以“桑麻荒旧国”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与伤感,雷电的出现则强化了这种不安与忧虑的氛围。在描写细雨滴落、屋檐漏水声的同时,诗人将孤独感推向极致,营造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最后,“唯应孤镜里,明月长愁颜”一句,意象极为生动,孤独的镜子和明亮的月光相互映衬,照出诗人愁苦的面容,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与长久的思念。整首诗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有深邃的内心独白,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半夜西亭雨:诗人设定了时间和地点,半夜的雨声令人感到孤寂。
- 离人独启关:强调离别的孤独,关门的动作带有一种不舍。
- 桑麻荒旧国: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呈现荒凉的场景,暗示国破家亡。
- 雷电照前山:自然景象与诗人心情相互呼应,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细滴高槐底:细雨的细腻描写,营造出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 繁声叠漏间:雨声交叠,仿佛在诉说着离别的苦楚。
- 唯应孤镜里:镜子象征自我反思,映照出内心的孤独。
- 明月长愁颜:通过月亮与愁苦的结合,表现出思念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桑麻荒旧国”比喻为凋敝的故乡,生动形象。
- 拟人:雨声被赋予了“繁声”的特点,使得自然更具情感。
- 对仗:诗中一些句子呈现出对仗的美感,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雨为背景,通过对离别、思乡和孤独的深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国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在异乡的无奈和愁苦。主题包含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情感复杂而深邃。
意象分析:
- 雨:象征着思念与泪水,营造出一种沉重的氛围。
- 明月:象征思乡与孤独,月光的清冷与诗人的愁苦相映成趣。
- 高槐:象征宁静的环境,反衬出内心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离人”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答案:A -
“桑麻荒旧国”中“桑麻”象征什么?
A. 富饶
B. 荒凉
C. 繁荣
答案:C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有什么作用?
A. 增强情感
B. 纯粹的背景
C. 使诗更短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思乡之情。
- 《夜泊牛津》(王维):描绘了夜晚的孤独与思念。
诗词对比:
- 《夜雨寄北》(李商隐):同样以雨为背景,表达思念之情,但更加强调对亲人的怀念。
- 《江雪》(柳宗元):用雪描绘孤独,情感基调略显不同,展现了另一种孤寂的美。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唐诗》
- 《古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