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湓城陶庾共功名。庙食楼居孰重轻。
衮衮长江流不尽,淮山青处夕阳明。
白话文翻译:
湓城的陶渊明和庾信两位诗人都有着显赫的功名,然而在庙堂之上,生活在楼阁中的人究竟哪个更重要呢?长江滔滔不绝地流淌,夕阳照耀下的淮山显得更加青翠明亮。
注释:
- 湓城:古地名,今湖北省荆州地区。
- 陶庾:指陶渊明和庾信,两位著名的诗人。
- 庙食:指在庙堂之中获得俸禄的人。
- 楼居:指居住在高楼的人,象征权贵。
- 衮衮:形容水流的浩荡和连续。
- 夕阳明:夕阳下的光辉,形容美丽的自然景象。
典故解析:
-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诗人,以隐逸生活和田园诗著称,强调个人价值与自然的和谐。
- 庾信:南朝梁时期的诗人,文学成就显著,尤以诗词闻名。
- 长江:象征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积淀。
- 淮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洪咨夔,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南北朝时期,作者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对功名与个人价值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诗人生活的不同看法。
诗歌鉴赏:
《庾楼》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作,通过对陶渊明和庾信的提及,诗人将功名与个人的生存状态进行了对比,表达了对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的思考。诗中“庙食楼居”引发人们对权力与真实生活之间关系的思考,权贵的人生是否比隐士的生活更有意义?长江的浩荡不尽则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而“淮山青处夕阳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氛围,传达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
诗的结构严谨,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使得整个诗歌在音韵上具有很强的美感,此外,诗中对自然景色的描绘细腻生动,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画面感。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思辨的深度,又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人文情怀。
诗词解析:
-
第一句:“湓城陶庾共功名。”
诗人提到陶渊明与庾信,暗示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功名并非唯一的价值标准。 -
第二句:“庙食楼居孰重轻?”
质疑在权力中心(庙食)的人和隐居生活(楼居)的意义,反映对社会价值的思考。 -
第三句:“衮衮长江流不尽,”
长江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积淀,暗示即便个人生命有限,历史依然流淌不息。 -
第四句:“淮山青处夕阳明。”
夕阳下的淮山美景给人以宁静与思考,暗示生活的另一种美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庙食楼居”“重轻”,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长江与淮山分别象征历史与自然,反映出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功名与隐逸生活,探讨了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强调了自然与历史的伟大,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热爱。
意象分析:
- 长江:象征着历史的浩瀚与时间的流逝。
- 淮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象征人的内心世界。
- 夕阳:象征生命的黄昏与思考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两位诗人是? A. 陶渊明和李白
B. 陶渊明和庾信
C. 李白和杜甫 -
“庙食”指的是? A. 在庙堂中生活的人
B. 在田野中生活的人
C. 隐士生活的人 -
诗中哪个意象象征历史的延续? A. 淮山
B. 长江
C. 夕阳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庾信的《拟古》
诗词对比:
- 比较洪咨夔的《庾楼》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都强调隐逸生活的价值,但洪诗加入了对功名的思考,形成了更为深刻的哲学探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陶渊明诗集》
- 《庾信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