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高才卿守永康二首》
时间: 2024-10-17 00:30:1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高才卿守永康
同社纷纷早上坡,一麾独爱晚婆娑。
矜春桃李好能几,饱雨稻梁收更多。
管摄三才还正大,陶鎔万象是中和。
西风未用轻分手,尚欲从君细世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写的是送别高才卿去守永康的情景。诗人回忆与高才卿的交情,感慨同社的朋友们纷纷相聚在一起,想要在早春的日子里一起上山游玩。然而,诗人对晚春的舞蹈情景更加喜爱。春天的桃李花虽好,也不过是短暂的,丰收的稻谷和粮食才是实在的成果。诗人提到三才(天地人)的大义,以及陶冶万象的中和之道,显示出他对自然和社会和谐的追求。最后,西风未起,诗人不愿轻易分手,想要与高才卿再细细品味世事的变化。
注释:
- 同社:指同一个社团或团体,强调朋友的聚集。
- 婆娑:形容舞姿轻盈美好,常用于描绘优雅的舞蹈。
- 矜:自夸,自以为是;这里表示对春天桃李的珍视。
- 管摄三才:指统治和管理天地人三者,表示一种高尚的理想和追求。
- 陶鎔:意指陶冶和熔铸,象征着对万象的包容与理解。
- 西风:这里指代秋风,象征着分别和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咨夔(生卒年不详),字子云,号白云,宋代诗人,性情豪放,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高才卿即将前往永康任职之际,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寄托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送高才卿守永康》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高才卿之间深厚的友谊。开篇“同社纷纷早上坡”,描绘出春日的生机与活力,朋友们的欢聚充满生机。而“晚婆娑”则表现出诗人对舞姿的喜爱,包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向往。接着,诗人用“矜春桃李好能几”来反思春天的短暂与易逝,强调丰收的稻梁更为珍贵,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接下来的“管摄三才还正大,陶鎔万象是中和”,则引入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对自然法则及社会和谐的认识与向往。最后一句“尚欲从君细世磋”更是流露出不舍之情,诗人希望在分别之际能与友人再细细品味这个世界的变化。这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同社纷纷早上坡:同社的朋友们纷纷聚集,早晨一起上山游玩,表现出春日的生机与友谊的温暖。
- 一麾独爱晚婆娑:诗人更倾心于晚上优雅的舞蹈,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追求。
- 矜春桃李好能几:春天的桃花和李花虽美好,但终究是短暂的,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饱雨稻梁收更多:丰收的稻谷和粮食更为珍贵,体现了对实际成果的重视。
- 管摄三才还正大:强调对天地人三者的统治与管理,体现出一种理想与追求。
- 陶鎔万象是中和:象征着对万物的包容与理解,追求自然与社会的和谐。
- 西风未用轻分手:西风代表离别,诗人不愿轻易道别,流露出深厚的情感。
- 尚欲从君细世磋:希望与朋友再细细品味世事,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桃李比作美好的时光,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管摄三才”与“陶鎔万象”,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人性化的情感,如“西风未用轻分手”,使诗歌更具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友谊的真挚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春天的描绘和对丰收的珍视,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理解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表达出对未来美好的祝愿。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年轻与美好的时光。
- 桃李:象征着美好与短暂,反映人生的无常。
- 稻梁:象征着实在与丰收,代表着生活的根本与实际成果。
- 西风:象征着离别与伤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婆娑”是形容什么的?
- A. 舞姿
- B. 友情
- C. 自然景色
-
“饱雨稻梁收更多”强调了什么?
- A. 春天的短暂
- B. 丰收的重要性
- C. 朋友的聚会
-
诗人对高才卿的情感是怎样的?
- A. 无所谓
- B. 依依不舍
- C. 轻松愉快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赠汪伦》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了送别之情,但更注重于对友人未来的祝福,而《送高才卿守永康》则更强调对现实的思考。
- 《赠汪伦》:表达了深厚的友谊与离别后的感慨,以轻快的笔调书写,而洪咨夔的这首诗则更多展现了哲理与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洪咨夔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