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慢·胜利后重游故里许都西湖》
时间: 2025-01-11 08:50: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壶中天慢·胜利后重游故里许都西湖
作者: 刘永平 〔近代〕
碧湖清浅,正萍波微皱,莲房红闭。
颍水箕山归隐处,瑟瑟暮秋天气。
败壁苔侵,荒帘酒冷,难觅罍鲈味。
弹痕犹在,残烽故垒休记。
桑梓重到堪惊,笙歌寂寞,风物从今异。
满目芦汀堆白雪,渐与沙鸥共起。
哀角传音,寒砧鸣杵,都拢骚人意。
凉飙凄紧,天边征雁来未。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碧绿的湖水清澈而浅薄,正是微风吹动着水面,莲花的花瓣也紧紧合闭。
这是我归隐于颍水和箕山的地方,秋天的天气显得格外萧瑟。
破败的墙壁上长满了苔藓,荒凉的帘子里酒已经冷却,难以再品尝到美味的鲈鱼。
昔日的弹痕依旧在,残存的烽火台已不再提起。
重回故里让我感到惊讶,笙歌声变得寂寞,这里的风物从今已然不同。
满眼的芦苇荡上堆积着白雪,渐渐与沙鸥一起飞起。
哀伤的号角声传来,寒冷的杵声在敲打,都是牵动游子心绪的音符。
凉风凄厉,天边的雁群尚未抵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碧湖:清澈的湖水。
- 莲房红闭:莲花的花瓣闭合,暗示孤寂。
- 颍水箕山:指作者归隐的地名。
- 瑟瑟:形容秋天的凄凉。
- 败壁苔侵:破墙上长满了苔藓,象征荒凉。
- 罍鲈:浑水中的鲈鱼,象征美食。
- 桑梓:故乡。
典故解析
- 故垒:指古代战场的遗址,常用来表达人事如梦的感叹。
- 沙鸥:象征自由与孤独的生灵,常在水边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永平,近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与人文,情感细腻,作品常反映时代变迁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胜利之后,诗人重游故里,感慨万千,表达对故乡昔日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对比。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重游故里的复杂心理。从开篇的“碧湖清浅”到末尾的“天边征雁来未”,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映衬出心中的孤寂与思念。湖水的清澈与莲花的闭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美好事物的逝去。通过“败壁苔侵,荒帘酒冷”,诗人传达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失落。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故乡的归属感和对曾经的美好回忆愈发明显。尽管外界发生了变化,但内心的情感依旧深厚。最后,通过“哀角传音,寒砧鸣杵”,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游子对故乡的忧伤与思考。整首诗情景交融,意象丰富,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湖清浅:描绘湖水的清澈与宁静。
- 正萍波微皱:水面轻轻波动,突显自然之美。
- 莲房红闭:莲花紧闭,喻示孤独与寂寞。
- 瑟瑟暮秋天气:暮秋的天气令人感到凄凉。
- 败壁苔侵:墙壁破败,苔藓侵生,象征历史的沧桑。
- 难觅罍鲈味:难以再品尝往日的美味,表现对过去的怀念。
- 桑梓重到堪惊:重回故乡,感到震惊。
- 笙歌寂寞:音乐声变得冷清,暗示人与事的变迁。
- 满目芦汀堆白雪:自然景色变换,体现时光流逝。
- 哀角传音:悲伤的音乐声,传递出浓烈的情感。
- 凉飙凄紧:寒风凛冽,象征环境的变化。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物比喻内心情感。
- 拟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情与对过往美好的怀念,蕴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变化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湖:象征宁静与清澈。
- 莲房:象征孤独和美好。
- 败壁:象征时光的流逝与沧桑。
- 芦汀:象征自然生态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碧湖”主要象征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伤感
D. 繁华 -
“败壁苔侵”中,“败壁”指的是什么?
A. 墙壁的美丽
B. 墙壁的破败
C. 墙壁的古老
D. 墙壁的坚固 -
诗中提到的“凉飙”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温暖
B. 凄凉
C. 喜悦
D. 宁静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游子思乡的情感。
- 李白《将进酒》:表达豪情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刘永平的《壶中天慢》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刘永平更注重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动荡带来的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