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王正之提刑韵,谢袁起岩知府送茉莉二槛》

时间: 2025-01-10 21:53:57

千里移根自海隅,风颿破浪走天吴。

散花忽到毗耶室,似欲横机试病夫。

燕寝香中暑气清,更烦云鬓插琼英。

明妆暗麝俱倾国,莫与矾仙品弟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千里移根自海隅,风颿破浪走天吴。
散花忽到毗耶室,似欲横机试病夫。
燕寝香中暑气清,更烦云鬓插琼英。
明妆暗麝俱倾国,莫与矾仙品弟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从海边迁移的根,像风一样破浪而行,仿佛要去到遥远的天吴。花瓣忽然飘落到毗耶室,似乎想要为病中的人试织一机。燕窝香气中暑气散去,唯有更加烦恼的是那头发上插着的琼英花。明艳的妆容和暗香的麝香都倾国倾城,不要与那矾仙相提并论。

注释:

  • 千里移根:意指长途迁移,根植于远方。
  • 风颿:风急的样子。
  • 天吴:传说中的一种神兽,常用来指代远方或异域。
  • 散花:花瓣飘落,象征美丽和浪漫。
  • 毗耶室:古代寺庙名,象征宁静和修行。
  • 横机:织布的机具,这里引申为创作或制作。
  • 病夫:指身体多病的人,可能与情感有关。
  • 燕寝:燕子栖息的地方,象征温馨和安逸。
  • 琼英:美丽的花,常用来装饰,象征美丽和青春。
  • 矾仙:传说中的仙人,常被用作美丽的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奕,号石湖,浙江嘉兴人,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范成大与袁起岩知府相识时,袁赠送茉莉花,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开篇通过“千里移根”引入,表现了生命的迁移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接着,诗人通过“散花忽到毗耶室”描绘了美丽的意象,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意中的美好,唤起了人们对生活中细微之美的关注。

“燕寝香中暑气清”一句,表现了诗人在宁静环境中感受到的清新与舒适,暗示着对心灵宁静的向往。紧接着的“云鬓插琼英”,则衬托出生活中的烦恼与追求美的矛盾,体现了诗人对美的执着追求。

最后两句“明妆暗麝俱倾国,莫与矾仙品弟兄”引入了对比,强调了美丽的外表与内在的价值之间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女性美的赞美,同时也暗含对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深思。

整首诗风格清新,情感真挚,展现了范成大对自然与人情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里移根自海隅:远道而来的根植,暗示着迁移与追求。
  2. 风颿破浪走天吴:比喻力量与勇气,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决心。
  3. 散花忽到毗耶室:花瓣飘落,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意外出现。
  4. 似欲横机试病夫:暗示对创作与生活的尝试与努力。
  5. 燕寝香中暑气清:描述舒适的环境,表现内心的宁静。
  6. 更烦云鬓插琼英:虽美丽,但却有烦恼,表现出追求美的矛盾。
  7. 明妆暗麝俱倾国:强调外在美的迷人与吸引力。
  8. 莫与矾仙品弟兄:强调内在的价值与外表的对比,表达独特的审美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千里移根”比喻人生的迁移与追求。
  • 对仗:如“明妆暗麝”,形成对比,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花瓣以情感,增强诗意的生动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对外在与内在美的思考与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里移根:象征迁移与追求。
  • 散花:象征美丽与浪漫。
  • 燕寝香:象征宁静与舒适。
  • 琼英:象征美丽与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里移根”意指什么?

    • A. 迁移与追求
    • B. 远航
    • C. 离别
    • D. 归乡
  2. “明妆暗麝”中暗含的意思是什么?

    • A. 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比
    • B. 只有外在美
    • C. 内在美胜于外在美
    • D. 美丽的妆容
  3. 诗中提到的“矾仙”象征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仙人
    • C. 追求美的标准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A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范成大《次王正之提刑韵》李白《将进酒》: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范成大的细腻与李白的豪放形成鲜明对比,展示了不同风格的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