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元卿中秋词帖赞》

时间: 2025-02-04 15:45:55

猗望舒,望三五。

光璇仪,韵金缕。

伟健笔,作奇语。

谁知音,传乐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猗望舒,望三五。光璇仪,韵金缕。伟健笔,作奇语。谁知音,传乐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明月的仰望,感叹那皎洁的光辉如同璇玑,韵律如金缕般美妙。诗人用伟大的笔触,创作出奇妙的诗句,却无奈的是,谁能理解这其中的音韵之美,能够传颂乐府之雅?

注释:

  • 猗望舒:猗(yī)指美好的样子,望舒是古代对月亮的称呼,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仰慕。
  • 三五:指农历十五或十六的月亮,即满月,象征团圆。
  • 光璇仪:璇仪指璇玑,古代一种天文仪器,象征明亮的月光。
  • 韵金缕:金缕形容音韵的美妙,意在说诗歌如金缕般精致。
  • 伟健笔:形容诗人笔力雄健,作出的诗句奇妙。
  • 乐府:古代一种诗歌体裁,专门用来配乐演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岳珂,字少华,号湘子,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抒发个人情感,关注自然景物,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前后,正值月圆之际,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诗人通过描写月亮和诗歌的美,寄托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的运用和情感的表达上,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开篇“猗望舒,望三五”,便以优美的词句引入了主题,令人一瞬间感受到那轮明月的温润与明亮。“光璇仪,韵金缕”通过对月光的描绘,突显了月亮的光辉和诗歌的音韵之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崇敬。在此基础上,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的创作:“伟健笔,作奇语”,显示了他对自身才华的清醒认知,既自信又谦逊。结尾的“谁知音,传乐府”,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似乎在诉说着艺术的孤独与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和诗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它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同时也深刻反映了人类情感的复杂与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猗望舒,望三五:诗人仰望明月,感受到那份美好与温暖。
  • 光璇仪,韵金缕:月亮的光辉如同璇玑一般闪耀,诗歌的韵律如金缕般美妙动人。
  • 伟健笔,作奇语:诗人用他强有力的笔触创作出了奇妙的诗句。
  • 谁知音,传乐府:感叹创作的音韵之美难以被人理解,无法广泛传唱。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比喻,如将月光比作璇仪,表达其明亮的特性。对仗手法也使得诗句更加工整,使诗歌的韵律感更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透过对月亮和诗歌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创作孤独的感慨,展现出一种高远的艺术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亮:象征团圆、思念。
  • 光辉:象征美好、希望。
  • 诗歌:象征艺术追求与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猗望舒”中的“猗”意指什么? A. 欣赏
    B. 美好
    C. 皎洁
    D. 明亮

  2. “韵金缕”中“金缕”指代什么? A. 金色的丝线
    B. 诗歌的韵律
    C. 明月的光辉
    D. 自然的美丽

  3. 诗中提到的“乐府”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古代的诗歌体裁
    C. 一种音乐风格
    D. 诗人的名字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静夜思》:同样以月亮为主题,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亮引发思念,情感更为深沉,体现了对亲情的浓厚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岳珂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