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度息》

时间: 2025-01-11 11:17:58

薄云翳佳月,风为作金篦。

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

如何今夕寒?

只与客子期。

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

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薄云翳佳月,风为作金篦。
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
如何今夕寒?只与客子期。
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
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

白话文翻译:

薄云遮住了美丽的月亮,微风轻拂如同金色的梳子。
我在外奔忙,云朵也随风而动,显得壮丽。
今夜为何这么寒冷?只与朋友相约。
我们这些人,志向情感难以自禁,怎能抵挡秋天的忧伤?
短小的灯光无法理解事情,唤我作首新诗。

注释:

  • 薄云:稀薄的云层。
  • 佳月:美丽的月亮。
  • 金篦:形容风的轻柔如金色的梳子。
  • 事役:忙于工作的状态。
  • 壮为:壮丽的样子或状态。
  • :冷,指晚上的寒冷。
  • 客子:客人,这里指朋友。
  • 志情岂我辈:我们的志向与情感。
  • :阻止,抵挡。
  • 秋兴悲:秋天的忧伤情绪。
  • 短檠:短小的灯光。

典故解析: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反映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生活中面对的孤独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弦松,江西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以清新、明快著称,常常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宿度息》创作于杨万里晚年,诗人经历了政治动荡和个人生活的起伏,在此背景下,诗歌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欣赏与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宿度息》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索。诗的开头以“薄云翳佳月”描绘出一个柔和而宁静的夜晚,给人一种安静的美感。接着,诗人通过“我行以事役,云行亦壮为”的对比,表达了他在忙碌中仍能感受到自然的壮丽,展现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然而,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对寒冷夜晚的感叹和与友人相约的情景,暗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忧伤。尤其是“志情岂我辈,能禁秋兴悲”,道出了人无法逃避的情感,秋天的到来带来了愁绪,使人心生感慨。

最后一句“短檠不解事,唤我哦新诗”则传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渴望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短小的灯光无法理解生活的复杂,让人更加思索诗歌的意义。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呈现出一种清新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薄云翳佳月:薄薄的云层遮住了美丽的月亮,描绘了夜空的景象。
  2. 风为作金篦:微风轻拂,仿佛为月亮梳理,展现自然的柔美。
  3. 我行以事役:我在忙于工作,表现出诗人生活的繁忙。
  4. 云行亦壮为:云朵随风而动,显得壮丽,体现自然的动感。
  5. 如何今夕寒?:今夜为何如此寒冷?流露出诗人的感慨。
  6. 只与客子期:只有与友人的相约可以驱散内心的孤独。
  7. 志情岂我辈:我们的志向与情感何以禁得住秋天的悲伤?
  8. 能禁秋兴悲:对秋天的感伤情绪无法抵挡。
  9. 短檠不解事:短小的灯光无法理解复杂的人生事理。
  10. 唤我哦新诗:促使我去创作新的诗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比作金篦,形象生动地传达出自然的美。
  • 对仗:如“我行以事役”和“云行亦壮为”,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拟人:赋予云和风以人的特性,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静谧的夜晚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对人情的思考。它表现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难以逃避内心情感的复杂,尤其是季节变换带来的忧伤,以及对创作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变幻无常的生活。
  • :象征着美好与孤独。
  • :代表着自由与生命的力量。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薄云翳佳月”意指什么?

    • A. 美丽的夜晚
    • B. 阴沉的天气
    • C. 诗人的忧伤
  2. 填空题:诗中“只与客子期”表达了诗人对__的期待。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短檠”是指长明亮的灯光。(对/错)

答案:

  1. A
  2. 友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宿度息》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情感,但前者更倾向于对生活的思索与忧伤,而后者则展现了洒脱与豪放的个性。两者在意境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