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台》
时间: 2025-01-27 04:12:2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古丘危磴接云梯,
远目临高意自迷。
千里绿芜平野北,
半边红日乱峰西。
台倾邺苑多残瓦,
凤没漳河失故堤。
近塞春郊无胜事,
跛特寺换羊风马满山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耸的古丘与险峻的台阶连接着云梯的画面,远望高处,意念恍惚、迷失了方向。北方的千里绿草如茵,西边的山峰映衬着半边红日。台边倾斜的邺苑中满是残损的瓦片,凤鸟已然消失于漳河,故堤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近在边塞的春郊并无美景可赏,跛特寺里换来的羊和风马却满山溪流。
注释:
- 古丘:指古代的山丘。
- 危磴:高耸的台阶。
- 临高:远望高处。
- 绿芜:绿色的草丛。
- 邺苑:古代邺城的苑囿,指繁华的地方。
- 凤没:凤鸟消失,象征失落的辉煌。
- 跛特寺:寺庙的名称,可能是个地方名。
典故解析:
- 邺苑:邺城为古代名城,曾是曹魏和东晋的都城,象征繁荣与辉煌。
- 凤:在中国文化中,凤鸟象征着美好与吉祥,诗中提到凤的消失,反映出一种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宋庠,字子华,生于宋代,主要以诗歌著称,作品多描绘山水和人生感悟,其作品深受当时文人推崇。
创作背景:诗作于一个春季的边塞,诗人可能受到自然景致与历史遗迹的影响,反映出对往昔辉煌的怀念和对现实无奈的思考。
诗歌鉴赏:
《北台》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诗人在高处俯瞰的迷惘与对历史的感慨。开头的“古丘危磴接云梯”以形象的意象勾勒出高耸的山丘与险峻的台阶,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第二句“远目临高意自迷”则表现出诗人远望高处时产生的迷惘,似乎在暗示他对人生方向的迷失。
在接下来的两句中,作者描绘了北方千里绿芜的广袤与西边红日西沉的壮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光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随后,诗中提到的“台倾邺苑多残瓦”,不仅是对物质遗迹的描绘,更是对辉煌昔日的追忆,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诗人回到身边的现实,“近塞春郊无胜事”,显示了边塞的荒凉与无趣,这种对比加深了对比的情感。诗中“跛特寺换羊风马满山溪”的描写则带有一种无奈与无助的感觉,象征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落差。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历史感与时间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悲伤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丘危磴接云梯:描绘古老的丘陵和高耸的台阶,给人一种壮丽的视觉感受。
- 远目临高意自迷:远望高处,却感到迷惘,表达内心的困惑。
- 千里绿芜平野北:北方的草地广阔无垠,描绘大自然的生机。
- 半边红日乱峰西:西边的山峰被半边落日照耀,形成美丽的景象。
- 台倾邺苑多残瓦:古代的苑囿已经倾斜,满是残瓦,象征着历史的沧桑。
- 凤没漳河失故堤:凤鸟已消失于漳河,故堤也已不复存在,反映昔日繁华的消逝。
- 近塞春郊无胜事:近边塞的春天,郊外没有可观的美景。
- 跛特寺换羊风马满山溪:寺庙里的风马与羊群在溪水中流动,象征着人们的生活与宗教信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古丘”、“危磴”来比喻历史的深厚与人类的渺小。
- 对仗:如“千里绿芜”与“半边红日”,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 象征:凤鸟象征着美好与失落,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围绕着对历史的感慨、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人通过对古丘、邺苑的描绘,表达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现实的苍凉与无奈,展现了一种深沉的哲思与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 古丘:象征历史的积淀与时间的流逝。
- 红日:象征希望与美好,但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邺苑:象征繁华与失落,代表着人们对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
- 风马:象征信仰与生活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古丘”指的是: A. 新建的山丘
B. 古老的山丘
C. 人工堆砌的山丘
D. 不存在的山丘 -
“近塞春郊无胜事”中的“无胜事”意指: A. 有很多美景
B. 没有可观的美景
C. 景色宜人
D. 充满生机 -
诗中提到的“凤没”象征: A. 未来的希望
B. 失去的辉煌
C. 新的开始
D. 生活的美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by 杜甫
- 《春望》 by 杜甫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 比较《北台》与《登高》,两者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描绘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北台》更侧重于历史的感慨,而《登高》则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