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桃花坞周处士壁》
时间: 2025-01-10 22:42: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劳华发生。
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细泉出石飞难尽,孤烛和云湿不明。
何事懒于嵇叔夜,更无书札答公卿。
白话文翻译:
我沉醉于月下雪中的吟唱,内心充满了深深的苦思。
这苦思让我神情恍惚,华丽的幻想也随之产生。
我独自学习古代贤者,修身养性,追求宁静的品节,
但只有野鹤才能理解我的高雅情怀。
细细的泉水从石头中流出,飞溅的水花难以尽数,
孤独的烛光与云雾交织,似乎更加朦胧。
为什么我像嵇叔夜那样懒惰,更没有书信来往于公卿之间呢?
注释:
- 醉吟:沉醉于吟唱,表明诗人处于一种忘我状态。
- 思深苦:内心深处的苦思,感受到思绪的沉重。
- 华发生:华丽的幻想产生,形容思绪的纷繁复杂。
- 自学古贤:指自己向古代的贤者学习,体现了自我修养的态度。
- 野鹤:象征高洁不群的人,强调诗人理想中的高尚情操。
- 细泉出石:形容泉水从石头中流出,生动描绘自然景象。
- 孤烛和云:孤独的蜡烛与云雾相交,渲染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 嵇叔夜:嵇康,字叔夜,魏晋时期的名士,崇尚清淡生活,诗人自比于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干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感受和自然景色为题材。他的诗作常表现出隐逸的情怀与对高洁品德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正值士人多追求清淡生活、隐遁于山林之际。方干在此诗中表达了对个人理想和社会交往的思考,反映出士人内心的孤独与对高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开头两句“醉吟雪月思深苦,思苦神劳华发生”,诗人通过对雪月的吟唱,表达出一种迷醉而又苦思的复杂心情,透露出他对生活的困惑与思索。接下来的“自学古贤修静节”,则表现了诗人对古代贤者的崇敬与向往,体现出他追求宁静与高尚品德的理想。
“唯应野鹤识高情”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孤独与高洁情怀,野鹤象征着他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暗示着与世俗的隔离。后半部分通过“细泉出石飞难尽,孤烛和云湿不明”两句,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烘托出一种朦胧而又孤独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最后一句“何事懒于嵇叔夜,更无书札答公卿”则表露了诗人的无奈与懒散,表达了对现实交往的逃避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这首诗通过清新自然的描写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醉吟雪月思深苦:以“醉”开头,展示诗人沉浸于自然景色的情感,同时“思深苦”又揭示内心的痛苦与迷惘。
- 思苦神劳华发生:思虑的苦涩使得神思恍惚,华丽的幻想浮现,形成一种对比。
- 自学古贤修静节:强调自我学习与修身,以古代贤者作为榜样,追求内心的宁静。
- 唯应野鹤识高情:表达高洁情操的孤独,只有野鹤才能理解。
- 细泉出石飞难尽:细水流出,象征生命的细腻与绵延。
- 孤烛和云湿不明:孤独的烛光与云雾的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 何事懒于嵇叔夜:自比于隐士,表达对世俗交往的逃避与无奈。
- 更无书札答公卿:没有与世俗交往的信件,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生活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来暗示内心的情感变化。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细泉与孤烛,赋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逃避,展现了士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反映出唐代士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月:象征清雅与高远的境界,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野鹤:象征高洁的情操,表现出诗人的理想与追求。
- 细泉:象征生命的细腻与流动,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
- 孤烛:象征孤独与无奈,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野鹤”象征什么? A. 世俗生活
B. 高洁情操
C. 忍耐与坚持 -
诗人自比于谁? A. 李白
B. 嵇叔夜
C. 王维 -
诗中“细泉出石”表达了什么意象? A. 生命的流动
B. 内心的痛苦
C. 忧郁的情感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方干的《书桃花坞周处士壁》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方干更强调了内心的苦思与孤独,而王维则更多表现出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方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