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杨毅肃十马图》
时间: 2025-02-04 16:08: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杨毅肃十马图
冯时行 〔宋代〕
平生仰闻毅肃公,
南征北伐开骏功。
所乘十马有图画,
今观逸气犹追风。
法时血战冒飞矢,
一中钩膺一贯耳。
功名富贵岂偶然,
请看将军出万死。
绍兴壬戍之仲冬,
李严城头霜月空。
夜深无寐开素轴,
感时抚事三叹息。
白话文翻译:
我一生仰慕杨毅肃公,
他南征北伐,建下了伟大的功勋。
他所骑的十匹战马有图画,
如今看这些马的逸气仿佛仍在追逐风。
在战争中他冒着飞矢奋力拼搏,
一箭射中他的胸膛,一箭穿透了耳朵。
功名与富贵岂是偶然获得,
请看将军为此经历了万死千伤。
在绍兴壬戍年冬季的仲冬,
李严城头的霜月显得格外空旷。
夜深人静我无法入睡,打开素轴,
感慨时事,轻抚画作不禁叹息三声。
注释:
- 毅肃公:指杨毅肃,南宋名将,以勇猛著称。
- 十马:指杨毅肃所骑的十匹战马,象征其威武。
- 逸气:指奔放、雄壮的气势。
- 法时:指在特定的时间。
- 血战:形容激烈的战斗。
- 飞矢:指箭矢,象征战争的危险。
- 钩膺:射中胸膛。
- 贯耳:穿透耳朵。
- 万死:形容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
- 绍兴壬戍:指南宋绍兴年间。
- 李严城头:指李严所守的城池。
- 霜月:形容冬月的寒冷与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时行,字子固,号云溪,南宋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对历史人物的钦佩及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绍兴年间,历史背景是南宋时局动荡,边境战事频繁,作者以此诗向杨毅肃表达敬仰之情,同时也感慨英雄的功名与其背后的艰辛。
诗歌鉴赏:
冯时行的《题杨毅肃十马图》是对历史英雄的讴歌,诗中通过描绘杨毅肃的骏马和他在战场上的英勇,展现了其非凡的军事才能和过人的勇气。首句“平生仰闻毅肃公”,开篇即以崇高的敬意描绘了作者对杨毅肃的仰慕之情,接着以“南征北伐开骏功”强调了杨毅肃在南宋时期的军事成就,显示其为国捐躯的精神。
诗中的“所乘十马有图画”,不仅描写了杨毅肃的战马,更象征着其统领的部队气势如虹,意象生动,令人印象深刻。后续的“法时血战冒飞矢”,则通过细致的战斗描写,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无畏。诗人以“功名富贵岂偶然”来表明,英雄的成就并非偶然,而是经历了无数的磨难与牺牲。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又有对英雄的钦佩,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注与热爱。最后几句“夜深无寐开素轴,感时抚事三叹息”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事件紧密相连,令人感受到一份深沉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仰闻毅肃公:表达了作者对杨毅肃的深深敬仰。
- 南征北伐开骏功:提到其南北征战的英勇事迹。
- 所乘十马有图画:描绘出杨毅肃的战马,象征其威武。
- 今观逸气犹追风:马的逸气仿佛还在追逐风,表现出其骏马的英姿。
- 法时血战冒飞矢:描述战斗的激烈,表达了杨毅肃的勇气。
- 一中钩膺一贯耳:具体描绘了其在战斗中遭受的伤害。
- 功名富贵岂偶然:强调成功背后的艰辛。
- 请看将军出万死:用万死形容将军为国尽忠的决心。
- 绍兴壬戍之仲冬:表明时间和背景。
- 李严城头霜月空:描绘出冬季的凄凉。
- 夜深无寐开素轴:表现了作者的思虑和情感。
- 感时抚事三叹息:最后的感慨,表明了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南征北伐”、“血战冒飞矢”等,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十马”形象化表现杨毅肃的威武。
- 排比:通过多次的“请看”强调了英雄的伟大。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在于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与钦佩,展现了战争的艰辛与英雄的伟大,反映了时代的动荡和人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骏马:象征力量与速度,代表英雄的英姿。
- 飞矢:象征战争的残酷与危险。
- 霜月:寓意凄凉与孤寂,反映出历史的沉重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冯时行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
“所乘十马”中的“十马”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威武
C. 忍耐
D. 失败 -
诗中提到的“万死”指代什么?
A. 英雄的牺牲
B. 战争的胜利
C. 个人的财富
D. 历史的遗忘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冯时行《题杨毅肃十马图》与杜甫《春望》:两者同为对历史的感慨,其中冯时行更多侧重于英雄的颂扬,而杜甫则着重描写国破家亡之痛,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冯时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