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岩杂咏 其六》

时间: 2025-01-10 18:58:04

结草便为庵,年年用覆苫。

纸窗松叶暗,竹屋藓花粘。

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

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结草便为庵,年年用覆苫。
纸窗松叶暗,竹屋藓花粘。
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
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

白话文翻译:

结草便成庵堂,年复一年用苫布覆盖。
纸窗外松叶遮蔽光线,竹屋内青苔花朵粘附。
麦饭只需多一点火,藜羹却不必加盐。
生活随缘而过,谁在意世人的嫌弃。

注释:

  • 结草便为庵:用草扎成的庵堂,表示简陋的居所。
  • 覆苫:用苫布遮盖,形容简陋和自然的生活环境。
  • 纸窗松叶暗:纸窗外松树的叶子遮挡了光线。
  • 竹屋藓花粘:竹子搭建的房屋上长满了青苔和小花,表明一种自然的状态。
  • 麦饭惟饶火:指用麦子做的饭,只需多加点火。
  • 藜羹不点盐:藜羹(用藜麦做的汤)不需要加盐,表现出简单朴素的生活。
  • 生涯随分过:生活随缘而过,不求奢华。
  • 谁管世人嫌:不在意外界的看法和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清珙,字子仪,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溪岩杂咏》系列诗作是在清珙隐居于山水之间时创作的,诗中流露出他对简朴生活的赞美与对世俗纷扰的淡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简朴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内心平和的向往。开头的“结草便为庵”形象地表现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结草搭建庵堂,体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接着,诗中描绘的“纸窗松叶暗,竹屋藓花粘”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松叶、竹屋与青苔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

在生活的描写上,诗人以“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体现了简朴的饮食习惯,似乎在传达一种“不求奢华”的生活理念。这种对物质的淡泊和对精神的追求,反映出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超越,显得格外深刻。最后一句“生涯随分过,谁管世人嫌”,更是表达了对外界评判的无所谓,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展现了古人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思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结草便为庵:以草为材料,象征简陋的生活,反映出一种自然与自足的生活态度。
  2. 年年用覆苫:年复一年使用苫布遮盖,显示出生活的朴素与平淡。
  3. 纸窗松叶暗:松树的叶子遮住了窗外的光线,暗示生活的幽静与隐秘。
  4. 竹屋藓花粘:竹屋上生长的青苔和花,表现出自然的生命力和生机。
  5. 麦饭惟饶火:简单的饮食,表现了对生活的朴实态度。
  6. 藜羹不点盐:藜羹不加盐,强调生活的简朴和无求。
  7. 生涯随分过:生活随缘而过,表达了一种无所追求的心态。
  8. 谁管世人嫌:不在乎世俗的看法,体现了内心的独立与洒脱。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麦饭惟饶火,藜羹不点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竹屋、松叶)传达了诗人的生活观和态度。
  • 比喻:将草屋比作庵堂,反映了隐居生活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传递出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庵:象征隐逸与自然的简单生活。
  • 松叶:代表宁静与自然的气息。
  • 竹屋:象征简朴与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
  • 青苔:象征生命的延续与自然的包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结草”主要指什么? a) 一种植物
    b) 隐居的方式
    c) 建房子的材料
    答案:b

  2. “生涯随分过”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追求财富
    b) 随缘而活
    c) 争取名利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藜羹不点盐”最能反映作者的什么态度? a) 对食物的讲究
    b) 对生活的简朴
    c) 对烹饪技巧的重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但王维的诗更加强调闲适的意境,而清珙的《溪岩杂咏》则更加直接地表达了对生活简朴的追求与世俗观念的超越。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清珙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之美:从古典到现代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