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寒无衾买纸被以纾急作四绝》

时间: 2025-04-28 11:21:37

识字谁令胜烂奚,自应无褐更无衣。

宵安亦念明朝计,儿报屋檐生早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初寒无衾买纸被以纾急作四绝 赵蕃 〔宋代〕

识字谁令胜烂奚,自应无褐更无衣。 宵安亦念明朝计,儿报屋檐生早晖。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初寒的时节,没有足够的被褥御寒,只能买纸被来缓解急需。诗中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希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识字:指有文化,能读书写字。
  • 烂奚:指无用之物,此处指无用的字句。
  • 无褐:没有粗布衣服,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
  • 宵安:夜晚的安宁。
  • 早晖:早晨的阳光。

典故解析:

  • 无褐更无衣:出自《诗经·小雅·无衣》,原意是形容贫困,此处用来形容作者自己的贫困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他的诗多写景抒情,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反映了他在贫困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未来的忧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初寒时节,作者因贫困无被褥御寒,只能买纸被来缓解急需,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作者在初寒时节的贫困生活。首句“识字谁令胜烂奚”,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无奈,认为识字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贫困状态。次句“自应无褐更无衣”,直接描绘了作者的贫困,没有粗布衣服,更没有其他衣物。后两句“宵安亦念明朝计,儿报屋檐生早晖”,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作者在困境中的坚韧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识字谁令胜烂奚”,表达了作者对自己文化身份的无奈,认为识字并不能改变自己的贫困状态。
  • 次句“自应无褐更无衣”,直接描绘了作者的贫困,没有粗布衣服,更没有其他衣物。
  • 后两句“宵安亦念明朝计,儿报屋檐生早晖”,则透露出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希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识字”与“烂奚”的对比,突出了作者的无奈。
  • 直抒胸臆:直接表达作者的贫困状态和对未来的忧虑。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贫困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同时也透露出对家庭温暖的渴望和对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烂奚:无用之物,象征作者的文化身份在贫困面前的无力。
  • 无褐:没有粗布衣服,象征贫困。
  • 早晖:早晨的阳光,象征希望和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烂奚”指的是什么? A. 无用之物 B. 有用的字句 C. 粗布衣服 答案:A

  2. 诗中“早晖”象征什么? A. 希望和温暖 B. 夜晚的安宁 C. 贫困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淲的《秋日杂兴》:同样描绘了贫困生活中的无奈和对未来的忧虑。

诗词对比:

  • 赵蕃的《初寒无衾买纸被以纾急作四绝》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两者都描绘了贫困生活中的无奈,但赵蕃的诗更多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诗经注释》:了解“无褐更无衣”的出处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