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
作者: 张乔 〔唐代〕
天涯离二纪,阙下历三朝。
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
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
来往寻遗事,秦皇有断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送别的情景。诗人感叹与友人相隔遥远,时光流逝,分离的痛苦愈发明显。即便海洋再宽广,归来的帆船似乎也不再遥远。诗中提到在波涛中失去伙伴,夜晚举起火光以招呼彼此。而在追寻往事中,历史的断桥(指秦始皇时期的遗址)也成为一种象征,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注释:
- 天涯离二纪:天涯指遥远的地方,二纪指两个纪元,暗指时光的久远。
- 阙下历三朝:阙下指皇宫,三朝指唐朝历代的更替,表明时间的变迁。
- 涨海虽然阔:涨海指潮水上涨的海洋,阔指宽广。
- 归帆不觉遥:归来的帆船,似乎并不遥远。
- 惊波时失侣:在波涛中,有时会失去伴侣。
- 举火夜相招:夜晚时,举起火光以招呼朋友。
- 来往寻遗事:来来往往,追寻过去的事情。
- 秦皇有断桥:指历史的遗迹,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乔是唐代的一位诗人,活跃于盛唐时期。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表现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思念。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送朴充侍御归海东》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依依不舍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在历史背景下,反映了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送别情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以“天涯”和“阙下”对比,突显了时空的距离和历史的变迁。诗人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也表现出对友人的深切挂念。随着“涨海虽然阔,归帆不觉遥”一句,诗人似乎在安慰自己,尽管海洋宽广,但归来的希望仍在,体现了对友人重聚的期盼。
接下来的两句“惊波时失侣,举火夜相招”,生动描绘了在波涛汹涌之中,失去伴侣的无奈与孤独,同时,夜晚的火光又象征着友人的召唤和希望。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悲伤中透出一丝温暖。
最后一句“秦皇有断桥”则引人深思,既是对历史的追溯,又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同断桥般脆弱,强调了时间的不可逆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涯离二纪:表达距离遥远,时间久远的感受。
- 阙下历三朝:在皇宫下经历了三个朝代,强调了历史的变迁。
- 涨海虽然阔:即便海洋再宽广,仍然不觉得归来的旅途遥远。
- 归帆不觉遥:通过对比,暗示归来的希望始终存在。
- 惊波时失侣:在波涛中,偶尔会失去同伴,体现出离别的痛苦。
- 举火夜相招:夜晚举起火光以召唤朋友,象征着温暖的情谊。
- 来往寻遗事:在历史的长河中,追寻往事,感慨时光流逝。
- 秦皇有断桥:提到历史遗迹,象征着时间的不可逆转与人生的变迁。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天涯”与“阙下”,加强了距离感与时光感。
- 象征:如“涨海”、“火光”、“断桥”,分别象征着希望、友谊和历史的流逝。
- 排比:整首诗通过平行结构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围绕着友情、离别与时间的无情流逝,反映出人们在面对离愁别绪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珍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涯:象征离别的遥远与孤独。
- 阙下:代表权力中心,隐喻历史的厚重。
- 涨海:象征生活中的波折与广阔的前景。
- 归帆:代表希望与归属感。
- 火光:象征友情的温暖与召唤。
- 断桥:象征历史的遗迹与人事的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
“秦皇有断桥”中的“断桥”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历史的流逝
C. 自然的美 -
诗中“举火夜相招”表达了什么含义? A. 友情的召唤
B. 旅途的危险
C. 自然的奇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赠汪伦》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赠汪伦》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更加直接与豪放,而张乔的作品则在细腻与深邃的情感中,展现了更复杂的人际关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艺术与技巧》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唐诗及其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