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

时间: 2025-02-04 17:08:07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

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

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

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周元举侍郎梅花次韵三首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山村疑有散花天,五出琼瑶忽满前。
闺女传香得韩寿,宫娥濡蜡照公权。
赏心共付尊中美,索笑谁为席上先。
它日成阴子如豆,不堪对酒割芳鲜。


白话文翻译:

在山村中似乎有着飘散的花雨,五颜六色的琼瑶忽然间出现在眼前。
闺阁中的女儿传来香气,像是韩寿的芬芳,宫女们用蜡烛照亮公权的光辉。
快乐的心情都寄托在美酒之中,谁会在席间第一个发笑呢?
将来若是成了阴影如豆般微小,不忍心对着酒杯割舍这芳香鲜美。


注释:

字词注释:

  • 散花天:形容花瓣如雨般飘落的美景。
  • 琼瑶:指美玉或美好的东西,这里形容花的美丽。
  • 闺女:指的是闺房中的女子,通常是指年轻女子。
  • 韩寿:传说中的美人,因其香气而闻名。
  • 宫娥:指宫中的女子,通常是指嫔妃或宫女。
  • 濡蜡:蜡烛的光亮,照明的意思。
  • 公权:指权势和地位。
  • 割芳鲜:割舍花香美味,指不忍心放弃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 韩寿:出自《东周列国志》,韩寿是美丽的女子,常用来比喻美丽和芬芳。
  • 宫娥:古代宫廷中常见的女子,象征权力和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目睹了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浮沉。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为题材,寓意深远,情感细腻,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在山村中感受到了梅花的美丽和芬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间美好的向往。诗中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气,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开头描绘了山村中如散花般的美景,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投入。接着,诗人通过“闺女传香得韩寿”的描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间美德结合,传达出一种温柔而富有情感的氛围。最后,诗人以对未来的惆怅和对美好瞬间的珍惜,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村疑有散花天:山村的美景仿佛有花瓣在空中飘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2. 五出琼瑶忽满前:五彩斑斓的琼瑶(花)突然映入眼帘,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生机。
  3. 闺女传香得韩寿:女子的香气传来,仿佛是美丽的韩寿,暗示着女子的美丽与芬芳。
  4. 宫娥濡蜡照公权:宫女们用蜡烛照亮权力的光辉,隐喻权力与美的结合。
  5. 赏心共付尊中美:把欢乐的心情寄托在美酒中,强调享受生活的态度。
  6. 索笑谁为席上先:在欢聚之中,谁会是第一个发笑的人,表现出友人间的轻松氛围。
  7. 它日成阴子如豆:未来若是阴影如豆般微小,暗示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8. 不堪对酒割芳鲜:对美好事物的不舍,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景比喻为散花天,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赋予梅花以生命,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着对称的美感,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理解与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香气:象征着美好与珍贵,传递出情感的温暖。
  • :代表欢聚与享受,体现了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韩寿”是指什么? A. 一种花
    B. 一位美丽的女子
    C. 一种香料
    答案: B

  2. 诗中“赏心共付尊中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享受生活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B

  3. “不堪对酒割芳鲜”中的“割芳鲜”意指什么? A. 放弃美好的事物
    B. 享受美好的时光
    C. 种植花朵
    答案: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题,但更侧重于梅花在严寒中的坚韧,强调了坚强的品格。
  • 杜甫的《春夜喜雨》:描绘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 选编与分析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解读与评析
  3. 《古代诗词名句赏析》 - 细致分析与背景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