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
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江南数十里的旅程,清晨的微风和残月映照着华清宫的景色。在朝元阁上,西风呼啸而过,似乎所有的声音都化作了长杨树的雨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华清:指华清宫,位于陕西省,历史悠久,是唐代皇帝的避暑胜地。
- 朝元阁:华清宫内的一座建筑,原为唐玄宗所建,象征着朝宗之地。
- 长杨:长杨树,通常在古代诗中象征着流风细雨,情景相融。
典故解析: 华清宫与唐代的故事密切相关,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传说。华清宫不仅是皇家园林,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常,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风景的描绘,语言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在宋代,华清宫作为历史遗址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历史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过华清宫》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历史遗迹相结合的诗作。诗的开头,诗人以“行尽江南数十程”引入,表现出旅途的悠长与艰辛,同时也暗示了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晨的景象,晓风与残月交织在华清宫的上空,充满了诗意。这里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暗藏了对过去的回忆与思考。
“朝元阁上西风急”,展现了时光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西风的急促仿佛在催促着诗人思考人生的意义。而“都入长杨作雨声”则是诗歌的高潮,长杨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仿佛是雨声,这种声音不仅是自然的音响,也是诗人心中情感的寄托。整首诗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达了对历史的追溯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与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行尽江南数十程:描写长途旅行的艰辛与漫长,强调了江南风光的美丽。
- 晓风残月入华清:晨曦中的微风与残月映衬出华清宫的静谧与美丽。
- 朝元阁上西风急:表现了时光的流逝与空间的变迁,西风象征着变化。
- 都入长杨作雨声:风与杨树结合,传达出一种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风声比作雨声,增强了自然景色的生动感。
- 拟人:将风赋予急促的情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对仗: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和历史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世的思考,反映了人对时间、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美丽、柔情的自然景色。
- 华清:代表着历史文化与皇家气息的结合。
- 晓风:代表清晨的宁静与新生。
- 长杨:象征着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华清”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北京
- B. 陕西
- C. 江苏
- D. 浙江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怀念历史
- B. 爱情故事
- C. 战争悲哀
- D. 自然景观
-
“都入长杨作雨声”中的“长杨”指的是什么?
- A. 杨贵妃
- B. 长杨树
- C. 一种音乐
- D. 一种风俗
答案:
- B. 陕西
- A. 怀念历史
- B. 长杨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杜甫与王维的诗作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重,常常蕴含社会责任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禅意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杜常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