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圃偶成》

时间: 2025-02-04 16:31:49

气昏聊止酒,讼简时闭阁。

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

厌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

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

意思解释

后圃偶成

作者: 韩维 〔宋代〕

原文展示:

气昏聊止酒,讼简时闭阁。
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
厌暄解重衣,息倦偃清榻。
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


白话文翻译:

天气闷热,只能在这里喝酒,官司书简的事务都暂时搁置。
池塘中的红花已经凋落,岸边的绿色蒲草正茂盛生长。
厌倦了炎热,解开厚重的衣服,躺在清凉的榻上休息。
整日待在林下,微风轻拂,山间的鸟儿相互鸣叫。


注释:

  • 气昏:天气闷热,令人感到头昏脑胀。
  • 讼简:指官司或诉讼的文书。
  • 池红:池塘中的红色花朵。
  • 落花委:指花瓣落下,散乱的样子。
  • 岸绿新蒲:岸边新生的绿色蒲草。
  • 厌暄:厌倦了炎热。
  • 偃清榻:躺在清凉的榻上休息。
  • 永日:整天。
  • 林下风:树林下的微风。
  • 山禽响相答:山中的鸟儿互相鸣叫回应。

典故解析:

本诗虽未直接引用典故,但“重衣”可引申为古代人们在炎热季节穿着的厚重衣物,反映出诗人对气候的感受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田园生活。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一个闷热的夏日中,诗人逃避繁忙的官场生活,寻求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诗歌鉴赏:

《后圃偶成》是一首描绘夏日清闲情景的诗作,生动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气昏聊止酒”表达了闷热天气的无奈与放松,似乎是在忙碌与琐事中寻得一丝慰藉。接下来,“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描绘了池塘与岸边的自然景色,红花凋零,绿色的蒲草生机盎然,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变化。

“厌暄解重衣”则表现了诗人对酷热的厌倦,心境趋向清凉与舒适。“息倦偃清榻”传达出一种放松的状态,诗人在清凉的榻上休息,享受片刻的宁静与安逸。最后两句“永日林下风,山禽响相答”更是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自然环境中,微风拂面,山中的鸟儿声声相应,传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意境。

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气昏聊止酒:写出夏天的闷热,诗人只好选择借酒消愁。
    • 讼简时闭阁:暗示诗人暂时闭门不问世事,体现出对官场纷扰的逃避。
    • 池红落花委:描绘池塘的美景,红花落下,形成一幅静谧的画面。
    • 岸绿新蒲合:绿意盎然的蒲草,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 厌暄解重衣:表露出对热天的厌倦,自然流露的舒适感。
    • 息倦偃清榻:表现出一种放松与安逸的状态,诗人在享受生活。
    • 永日林下风:整日待在树荫下,享受自然的恩赐。
    • 山禽响相答:自然中的鸟鸣,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中的鸟儿形象化,表现其相互呼应的生动情景。
    • 对仗:如“池红落花委,岸绿新蒲合”,形成对称的美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体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池塘:象征静谧与和谐。
  • 红花: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绿色蒲草:生机与活力。
  • 清榻:舒适与放松的状态。
  • 山禽:自然的声音,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气昏聊止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消愁
      • B. 兴奋
      • C. 悲伤
    2. “池红落花委”的意象主要代表了什么?
      • A. 生机
      • B. 生命的短暂
      • C. 宁静
    3. 诗人如何看待官场生活?
      • A. 热爱
      • B. 厌倦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孟浩然《春晓》
  • 诗词对比

    • 王维与韩维的诗作都强调自然与宁静,但王维的诗歌更具哲理性,而韩维则更偏向于描绘生活场景与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