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

时间: 2025-01-11 10:10:30

禁序方尊宠,雍容侍紫宸。

忽惊畴昔梦,遂失老成人。

史稿留天阁,铭旌去国闉。

龙门宾友散,挥涕想遗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侍读给事王公挽辞三首》

禁序方尊宠,雍容侍紫宸。
忽惊畴昔梦,遂失老成人。
史稿留天阁,铭旌去国闉。
龙门宾友散,挥涕想遗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王公的哀悼与追思。诗人曾经在宫廷中受到宠爱,侍奉在紫宸(皇帝)身旁,然而如今却突然领悟到往昔的梦境已经消逝,自己在岁月的流逝中也失去了年轻的时光。史稿留存于天阁,铭文的旌旗已经不再,国门之外的景象令人感伤。龙门聚集的宾朋朋友散去,泪水挥洒间,思念那逝去的尘世。

注释:

  • 禁序:指的是皇宫的禁地,象征权力与荣耀。
  • 紫宸:指皇帝的寝宫,代表权威。
  • 老成人:指年老或成熟的人,暗指时间的流逝。
  • 史稿:古代的史书或史料。
  • 铭旌:铭刻的旗帜,象征过去的荣耀与成就。
  • 龙门:指聚会的场所,借指王公的故居或曾经的聚会场所。
  • 挥涕:流泪,表达悲伤的情感。

典故解析:

  • 紫宸: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指代皇帝或权力的象征,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 龙门:传说中龙门是龙的化身之地,寓意着高升与成就,同时也是社交聚集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颂(1020年-1101年),字子美,号景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科学家。他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成就,尤其是在水利和天文方面的贡献。他的诗词风格多样,兼具文学性与实用性。

创作背景:

此诗是为悼念王公而作,反映出作者对故人的怀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王公作为一位曾经受到尊重和宠爱的权臣,其逝世引发了作者对自身生命与历史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王公的哀悼,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在开篇提到“禁序方尊宠”,引入了权力与地位的对比,随后则通过“忽惊畴昔梦”表达了对过往光辉岁月的惋惜。诗中“史稿留天阁”一句,寓意着历史的留存与记忆,而“铭旌去国闉”则暗示着王公的成就与地位的消逝。最后的“挥涕想遗尘”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与思念交织,体现了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富有哲理的思考,表现了人对于生命、时间以及记忆的深刻反思,使读者在感受悲伤的同时,也引发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禁序方尊宠:回忆起昔日的荣耀与尊宠,感叹时光的变迁。
  • 雍容侍紫宸:描绘出侍奉皇帝的从容与优雅,进一步强调权力的象征。
  • 忽惊畴昔梦:感慨梦境的幻灭,反映出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
  • 遂失老成人:感叹自己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年轻,带有对老去的无奈与伤感。
  • 史稿留天阁:历史文献的保存,象征着过去的辉煌与成就。
  • 铭旌去国闉:王公的功绩已成往事,表现出对失去的感伤。
  • 龙门宾友散:曾经的聚会已不复存在,反映出友情的淡化与失落。
  • 挥涕想遗尘:情感达到高潮,表达出对过去岁月的深切怀念与痛惜。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禁序”和“雍容”,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比喻:将过去的美好比作梦境,增强情感的深度。
  • 排比:多次使用“去”,强调失去的感觉。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失去的哀悼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出人对生命脆弱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禁序:象征权力与地位。
  • 紫宸:代表皇权与尊贵。
  • 史稿:象征历史的积淀与记忆。
  • 龙门:代表聚会与交友的地方。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王公的生平,也反映了人对历史与生命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紫宸”指的是:

    • A. 皇帝的寝宫
    • B. 一种花
    • C. 诗人的家
    • D. 书房
  2. “挥涕想遗尘”中“遗尘”指代的是:

    • A. 朋友
    • B. 过去的岁月
    • C. 书籍
    • D. 诗人
  3. 诗人通过哪一句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A. 忽惊畴昔梦
    • B. 龙门宾友散
    • C. 史稿留天阁
    • D. 且问何能忘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故国的思念,杜甫通过战争的破坏与国破家亡的情感,与苏颂的怀旧之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李白的《将进酒》则通过豪放的饮酒之词,展现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体现出两位诗人在面对生命与时间时的不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苏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