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求田问舍向吴津,欲著衰残老病身。
未拜君恩赐剡曲,归来且醉监湖春。
白话文翻译:
我向吴津询问田地和房舍,想要安顿下衰老病弱的身体。
未曾拜谢您赐予的剡曲(即剡溪的美景),只想醉卧于监湖的春光里。
注释:
- 求田问舍:问询田地和房舍,表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 吴津:指的是吴地的渡口,象征着江南水乡。
- 衰残老病身:形容自己年老体衰,病痛缠身。
- 未拜君恩:未曾感谢您对我的恩惠。
- 剡曲:剡溪的美丽风景。
- 监湖:指的是监湖,湖光山色的地方。
典故解析:
- 剡曲:剡溪是南宋时期著名的风景区,诗人以此作为美好景致的象征,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吴津:吴地是著名的文化和经济中心,诗人借此典故表现对家乡的思念与归属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1106年-约1160年),字方回,号复庵,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于填词和诗作,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山水风光而著称。他的作品风格清新、细腻,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
创作背景:
《铸年五十八因病废得旨休致一绝寄呈姑苏毗陵》写于贺铸晚年,因病无力继续仕途,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老病和归隐生活的深刻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景致的向往。首句“求田问舍向吴津”展现了诗人寻求安稳生活的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故乡的思念。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受到衰老和病痛的侵袭,心中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愈发强烈。
接下来的“未拜君恩赐剡曲”则揭示了诗人在面对美丽景色时的无奈与遗憾。他虽然身处美丽的环境,却因病痛而无法享受,内心充满了对未能感激他人恩惠的愧疚。最后一句“归来且醉监湖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逃避现实的心态,醉卧于湖畔的春光中,似乎是对生活中痛苦的暂时遗忘。
整首诗在简朴的语言中流露出深邃的情感,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也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求田问舍向吴津:表示对田地和住所的渴求,体现了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 欲著衰残老病身:揭示了诗人身体的虚弱和年老的无奈。
- 未拜君恩赐剡曲:表达了对他人恩惠的感激未能实现,内心的愧疚。
- 归来且醉监湖春:描绘了诗人希望借酒消愁,沉醉于自然之美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监湖春”隐喻春日的美好生活。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夸张:对衰老病弱的描述,夸大了现实的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诗承载着诗人对生活的反思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表现了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态度的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津:象征故乡和归属感。
- 剡曲:代表美丽的自然风景,暗示美好生活的向往。
- 监湖春: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的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津”代表什么? A. 田地 B. 渡口 C. 湖泊
答案: B -
诗人未能感谢的是什么? A. 朋友的帮助 B. 君恩 C. 自然的美
答案: B -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喜悦 B. 无奈 C. 绝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贺铸的作品与杜甫的《登高》在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方面有相似之处,但贺铸更侧重于个人的情感和内心的挣扎,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的动荡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贺铸研究相关论文与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