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时间: 2025-01-10 23:14:57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

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

绿杨归路。

燕子西飞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
贺铸 〔宋代〕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
风留住。绿杨归路。
燕子西飞去。

白话文翻译:

诗中以一幅薄如霜的绡帕为起始,描绘了被麝香熏染的细腻花纹。此时,掩面无语,正是那种销魂的凝神之处。黄昏时分,兰舟轻摇,荡漾着水中的苹花。微风轻拂,一切都静止,绿杨树下是归家的路。燕子已经飞向西边。

注释:

  • 霜绡:一种轻薄的绸缎,形象地比喻细腻柔软的景象。
  • 麝煤:一种香料,熏染的气味浓郁。
  • 销凝处:指情感或状态的凝聚与消散之地,含有情感的复杂。
  • 薄暮兰桡:薄暮时分,指黄昏的兰色小舟。
  • 苹花渚:水中漂浮的苹花,渚指小岛或水中的沙洲。
  • 绿杨:绿色的杨树,象征着生机和归路。
  • 燕子西飞:指燕子向西飞去,暗示离别与流逝。

典故解析:

本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凄美的情感,常见于宋代词人的作品中,体现了对生活细节的敏感和对离别情感的深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2-1125),字仲明,号清夫,宋代著名词人。其作品多以细腻、柔婉见长,尤以抒情见长,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作者通过描绘黄昏的自然景象,表达对归属与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贺铸的《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极富感染力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孤寂而又美丽的黄昏场景。开篇以“霜绡”引入,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充满情感的氛围。接着,通过“薄暮兰桡”与“苹花渚”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环境的静谧与美丽,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整首词在意象上交织着温柔与哀伤,尤其是“燕子西飞去”的结尾,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离别与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在形式上,贺铸使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使得诗词在朗朗上口的同时,更加富有韵味与节奏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开篇描绘了霜绡的轻盈与麝香的浓烈,暗示了细腻的情感与复杂的心境。
  2. 掩妆无语。的是销凝处:此句展示了内心的沉默与凝视,情感在无言中流露。
  3. 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描绘黄昏时分的宁静,兰舟轻摇,苹花浮荡,寓意着柔美的瞬间。
  4. 风留住。绿杨归路:微风仿佛停住,绿杨指引着归路,暗含对归家的期待与思念。
  5. 燕子西飞去:燕子飞向西方,象征着离别与时间的流逝,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霜绡”比喻细腻的情感。
  • 拟人:微风“留住”,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薄暮兰桡,漾下苹花渚”,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黄昏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离别的感慨,揭示了生命中的柔美与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霜绡:象征细腻与轻盈。
  • 麝煤:代表情感的浓烈与难忘。
  • 兰桡:象征归属与温暖的家园。
  • 苹花:代表美好而易逝的瞬间。
  • 燕子:象征离别与时光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霜绡”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细腻与轻盈
    B. 厚重与沉闷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A

  2. 诗中“燕子西飞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与欢愉
    B. 离别与思念
    C. 安宁与平静
    答案:B

  3.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的甜蜜
    B. 人生的无常与离别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诗词对比

贺铸的《点绛唇》与李煜的《虞美人》都展示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深切感慨,而李煜的词更加强调了对失去的痛苦及无奈,展现了更为复杂的情感层次。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选集》
  • 《贺铸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