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寺坟园》
时间: 2025-01-11 06:13:4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寺坟园
万竹苍寒拥寺门,
寺牌金字御书存。
荣华肯信当年事,
仪制空留后世恩。
影阁有灯尘网暗,
殡宫无月土花昏。
见梅不敢轻攀折,
恐是春风水际魂。
白话文翻译:
万竹在苍寒的气候中环绕着寺门,寺牌上金字的御书至今仍在。荣华富贵怎能相信是往年所经历的事,仪式的规制只留给后世的恩泽。影阁中有灯,尘网弥漫而暗淡,殡宫里没有月光,土壤与花朵显得昏暗。见到梅花不敢轻易去攀折,担心那是春风中水边的亡灵。
注释:
字词注释:
- 苍寒:形容天气寒冷的样子。
- 寺牌:寺庙的牌匾,通常写有名称。
- 荣华:繁华的富贵生活。
- 仪制:指祭祀或典礼的规矩和程序。
- 影阁:指寺中有灯光的阁楼。
- 殡宫:指安放尸体的宫殿或场所。
- 水际魂:指水边的灵魂,暗喻亡者的灵魂。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春风水际魂”,可能与古代对于春天的各种文化象征有关,春风常常与生机、复苏相连,而水边则常被视为灵魂的栖息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端臣,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常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与哲理性的深度。
创作背景:
《刘寺坟园》写于周端臣对往昔的追忆与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对逝去荣华的感慨。诗人借助寺庙的景象,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对死亡的反思。
诗歌鉴赏:
《刘寺坟园》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作。诗人用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古老寺庙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传递出对生命、死亡、荣华与记忆的深刻反思。开头的“万竹苍寒拥寺门”,以冷清的竹林映衬寺庙的孤寂,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接下来的“寺牌金字御书存”,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历史沉淀,也暗示着权力与财富的虚幻。
诗中对“荣华”的质疑,反映了对名利的看淡,似乎在告诫我们,身外之物终究是短暂的。后面几句描绘了阴暗的影阁和无月的殡宫,象征着死亡的阴影笼罩着生者,生与死的界限在此显得模糊。最后两句提到梅花,暗含对生命的珍惜与对逝去灵魂的敬畏,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层次分明,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哲理引发读者的深思,是一首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竹苍寒拥寺门:描绘出孤寂的寺庙环境,竹林苍翠,寒意袭人,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
- 寺牌金字御书存:寺庙的牌匾上有金色的皇帝御书,暗示寺庙曾经的辉煌与权威。
- 荣华肯信当年事:对往年的荣华富贵表示怀疑,揭示富贵是短暂的。
- 仪制空留后世恩:祭祀的仪式规制只留给后世的恩泽,强调历史的无常与传承的空洞。
- 影阁有灯尘网暗:影阁中的灯光微弱,笼罩着尘网,象征着记忆的模糊与衰退。
- 殡宫无月土花昏:殡宫中没有明月,显得阴暗,暗示着死亡的悲哀与沉重。
- 见梅不敢轻攀折:见到梅花,诗人不敢轻易去触碰,表现出对生命的珍视与敬畏。
- 恐是春风水际魂:担心那梅花与亡灵的联系,象征着对逝去的思念与追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寺庙与人生的无常做对比。
- 拟人:影阁与殡宫似乎在诉说着历史的悲凉。
- 对仗:如“荣华肯信”与“仪制空留”,形成对比,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荣华的虚幻,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生命的珍惜,表现了生死之间的哲理和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象征着坚韧与清冷,表现出环境的孤寂。
- 寺庙:代表着人类对精神的追求与历史的承载。
- 梅花: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丽,同时寓意对逝去的怀念。
- 灯:象征着希望与记忆,但在尘网中显得微弱。
- 月:常常象征着轮回与思念,殡宫中无月则暗示着死亡的寂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荣华肯信当年事”的意思是: A. 荣华富贵是真实的
B. 对往年的荣华表示怀疑
C. 昨日的辉煌不再
D. 仅仅是历史的回忆 -
“影阁有灯尘网暗”中,影阁的灯光象征: A. 过去的辉煌
B. 生活的希望
C. 记忆的模糊与衰退
D. 现世的辉煌
答案: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周端臣的《刘寺坟园》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陆游通过描写秋夜的寂静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周端臣的寺庙意象形成呼应,都是对生命无常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诗经与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