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
时间: 2025-01-11 05:12: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菢畏雷後,彀弓下卵开形已完。
嫩毛轻染蘖,小掌未全丹。
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
山阴无道士,更长换应难。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雏鹅在雷雨过后依然害怕,弓箭下的卵已然孵化。
嫩毛轻轻染上了颜色,但小掌还未完全变红。
它们初次见到事物,仍然害怕水波的寒冷。
山阴之地没有道士,换来换去的生活也变得困难。
注释:
- 春菢:指春天刚孵化的雏鹅。
- 畏雷:害怕雷声。
- 彀弓:指的是用来捕捉鸟类的弓箭。
- 形已完:指形状已经成形,雏鹅已经孵化。
- 嫩毛:幼小的羽毛。
- 染蘖:染上了颜色。
- 啑:指用嘴叼东西。
- 浮波:水面上的波浪。
- 山阴:指山的阴面,通常环境较为幽暗。
典故解析:
本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表达了春天的生机和生命的脆弱。雏鹅在春季的孵化象征着新生命的到来,借用自然现象表达生命的脆弱和对环境的适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圣俞,号东皋,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末夏初,正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雏鹅的孵化历程,反映了对生命的关怀与感悟。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对春季雏鹅的细致描写,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诗的开头描绘了雏鹅在雷雨之后的惶恐,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对雏鹅外形特征的刻画,展现了新生命的美丽与脆弱。特别是“见物初能啑,浮波尚怕寒”一句,生动地表现了雏鹅对世界的初次体验,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与期待。最后一联则反映了诗人对道士的思考,暗示了对生活变迁的无奈与困惑。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启程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内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春菢畏雷後:春天的雏鹅在经历了雷雨后依旧感到害怕,表现了它们的脆弱。
- 彀弓下卵开形已完:在捕捉工具的威胁下,卵已经成功孵化,暗示生命的顽强。
- 嫩毛轻染蘖:雏鹅的羽毛轻轻染上色彩,象征着新生命的美丽。
- 小掌未全丹:小脚还未完全变红,显示出生命成长的过程尚未完成。
- 见物初能啑:初次接触外界的事物,表现了对新环境的好奇与不安。
- 浮波尚怕寒:对水波的恐惧,象征着对生活中挑战的畏惧。
- 山阴无道士:山阴的环境缺乏引导者,暗示诗人对生活的迷茫。
- 更长换应难:生活的变化与适应是困难的,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雏鹅的生长过程暗喻人生的成长与挑战。
- 拟人:雏鹅的恐惧赋予了它人性化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与音韵的协调,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生命的感悟与珍惜,描绘了自然界中生命的脆弱与坚韧,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成长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雏鹅: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雷雨:象征着生命中的挑战与困难。
- 波浪:代表着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与变化。
- 道士:代表着对生活指引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小鸭
B) 雏鹅
C) 小鸟 -
诗中描述的环境是? A) 夏天
B) 冬天
C) 春天 -
“浮波尚怕寒”的意思是? A) 害怕水的温度
B) 害怕水的深度
C) 害怕水的颜色
答案:
- B) 雏鹅
- C) 春天
- A) 害怕水的温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鸟鸣涧》:描绘自然景色和生命的和谐。
- 杜甫《春望》:反映春天的生机与社会动荡的对比。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西湖观新出鹅儿道损持国曼叔请予赋之》与王维的《鸟鸣涧》,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命,但梅尧臣的作品更侧重于生命的脆弱与成长,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宁静。两者的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生命观与自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