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客登望海楼(二首)》
时间: 2025-01-10 22:18: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与客登望海楼(二首) ——杨维桢
蜒子雨开江上台,江头野老不胜哀。
蜃将楼阁宫中落,引旌旗月下来。
保障许谁为尹铎,事谐无复问文开。
可怜歌舞旧城阙,又是昆明几劫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望海楼时的感受。江上细雨如丝,台上空旷,江边的老者因往日的辉煌而感到无比悲伤。蜃楼高耸,似乎从宫殿中降落,旌旗和月亮随之而降。谁能够担任此地的官职,已没有人再问文官的事了。可悲的是,昔日歌舞繁华的旧城阙,如今却只剩下昆明的几次大火留下的灰烬。
注释:
- 蜒子:蜒子,指细雨。
- 蜃:传说中的一种海兽,可以幻化成楼阁。
- 尹铎:古代官名,通常与治理有关。
- 昆明:指昆明池,古时以水景著称,寓意繁华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年-1370年),元代诗人,号石庵,生于浙江,擅长诗词和书法。他的诗风多反映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具有鲜明的个性。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末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通过对望海楼的描写,反映出对过往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杨维桢的《与客登望海楼》以其细腻的感情和深刻的历史感,展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与衰落。诗的开头,细雨中江边的孤寂与悲伤,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感触,野老的悲哀似乎是对往昔辉煌的无声控诉。接着,蜃楼的出现,不仅是神话中的美丽景象,更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不再。引旌旗月下来,暗示着曾经的荣耀与现在的落寞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联以“可怜”二字收尾,感叹旧城阙的凋零与变迁,昆明的灰烬更是对历史的沉重追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传递出一种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无奈,令人感慨万千。诗人通过古典的意象,表达了对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示了一个时代的无情与诗人的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蜒子雨开江上台:细雨如丝,江边的台子上空旷寂寥。
- 江头野老不胜哀:江边的老者因往事而感到无比悲伤。
- 蜃将楼阁宫中落:蜃楼高耸,似乎从宫殿中降落。
- 引旌旗月下来:旌旗与月亮一同降下,象征着往日的辉煌。
- 保障许谁为尹铎:谁能再担任这里的官职,已无人再问文官的事情。
- 事谐无复问文开:事情已经平和,没人再询问文治的事宜。
- 可怜歌舞旧城阙:可怜的是曾经歌舞升平的城阙。
- 又是昆明几劫灰:如今却只剩昆明几次劫难留下的灰烬。
修辞手法
- 比喻:蜃楼的意象,用以象征虚幻与美好。
- 拟人:江头的老者表现出人类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失落,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蜃:象征虚幻的美好与不可再得。
- 江:象征时间与空间的流逝,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 城阙:象征繁华的过去与如今的衰落。
- 昆明的灰烬:象征着灾难与毁灭,表达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沉痛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蜃”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水鸟
B. 传说中的海兽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乐器 -
诗中提到的“尹铎”是指什么? A. 农民
B. 商人
C. 官职
D. 将领 -
诗人通过描写江边的老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悲伤
C. 愤怒
D. 忧虑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望庐山瀑布》——李白
诗词对比
《登高》与《与客登望海楼》均描写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但《登高》更多表现了壮阔的景色与诗人的豪情,而《与客登望海楼》则聚焦于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孤独。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杨维桢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元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