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

时间: 2025-01-24 15:27:41

西山岩桂。

常恨香闻烟雨外。

何似君家。

戏彩堂前早试花。

黄金千粟。

风撼芳条香馥馥。

一剪无多。

桃李漫山奈俗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
作者: 周紫芝 〔宋代〕

西山岩桂。常恨香闻烟雨外。
何似君家。戏彩堂前早试花。
黄金千粟。风撼芳条香馥馥。
一剪无多。桃李漫山奈俗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西山的岩桂,诗人常常惋惜它的香气在烟雨蒙蒙的外界无法被闻到。与之相比,君家那边,在戏台前早早就能欣赏到花的美丽。黄金般的桂花盛开,风吹动着芳香的枝条,香气扑鼻。剪下一小束桂花尚且不够,桃李却满山遍野,这种繁华景致又与世俗何其相似啊。

注释:

字词注释:

  • 岩桂:指生长在山岩上的桂花。
  • 常恨:常常感到遗憾。
  • 香闻:香气能够被闻到。
  • 烟雨:指雾霭和细雨,通常用来描述阴郁的天气。
  • 戏彩堂:戏台,旧时演出戏曲的场所。
  • 黄金千粟:形容桂花金黄且繁盛。
  • 风撼:风吹动。
  • 芳条:指香气四溢的枝条。
  • 桃李:指桃树和李树,常用来形容花卉的繁盛。

典故解析:

  • 桂花:在中国文化中,桂花象征着高洁和美好,常与中秋节相关联。
  • 桃李:桃李不仅指树木,更是对朋友的比喻,常用于指代桃李满天下的教育成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字景明,号紫芝,宋代诗人,出生于南宋时期,著名的文人之一,以其诗词作品而闻名。周紫芝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创作于周紫芝对西山桂花的情感寄托之时。此时,诗人身处自然之中,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产生了对桂花的深刻描绘。

诗歌鉴赏:

《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是周紫芝的一首典雅动人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桂花的喜爱与惋惜之情。开篇提到“西山岩桂”,立刻引人入胜,描绘出一种自然之美。诗人常常感到遗憾,香气在烟雨之外无法被人感知,这种错位的情感使得桂花的美丽显得更加孤独和无奈。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对比手法,将君家戏台前的繁花景象与西山岩桂的隐秘美丽并置,形成鲜明对比。此时,诗人的情感更加深厚,仿佛在表达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淡然与对自然的向往。

最后,诗人通过“桃李漫山奈俗何”表达了一种对世俗繁华的感慨,虽说桃李满山,但与之相比,西山的桂花虽少却更显珍贵。整首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西山岩桂:引出诗的主题,强调自然之美。
  2. 常恨香闻烟雨外:表达对桂香无法被人闻到的惋惜,传递出一种孤独感。
  3. 何似君家:通过对比,引发对人情世故的思考。
  4. 戏彩堂前早试花:戏台前的繁华,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观察。
  5. 黄金千粟:形容桂花的繁盛之美,带有赞美之意。
  6. 风撼芳条香馥馥:描绘自然的动态美,生动形象。
  7. 一剪无多:表达了对桂花的珍惜之情。
  8. 桃李漫山奈俗何:感慨世俗的繁华与自然的孤独形成对比。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桂花与桃李的对比,突出桂花的独特与珍贵。
  • 比喻:用“黄金千粟”比喻桂花的美丽,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世俗繁华的思考,展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桂:象征高洁与孤独。
  • 香气:代表美好的事物,隐喻人们对美的向往。
  • 桃李:象征世俗的繁华与普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西山岩桂”指的是什么?
    A. 桃花
    B. 桂花
    C. 李花

  2. 诗人常恨香闻烟雨外,指的是什么情感?
    A. 开心
    B. 遗憾
    C. 愤怒

  3. “黄金千粟”形容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桂花
    C. 稻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周紫芝的《减字木兰花·西山岩桂》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前者更强调孤独与珍贵,后者则更注重对往昔的怀念与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