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五》

时间: 2025-01-26 01:04:39

堪笑愚人被色萦,拟将呼吸要留精。

神仙清静方为道,男女腥膻本俗情。

秽浊岂堪充上品,还丹方可保长生。

房中之术空传世,迷杀寰中多少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堪笑愚人被色萦,
拟将呼吸要留精。
神仙清静方为道,
男女腥膻本俗情。
秽浊岂堪充上品,
还丹方可保长生。
房中之术空传世,
迷杀寰中多少人。

白话文翻译:

可笑的是那些愚蠢的人,被色欲所缠绕,
他们想要将呼吸留住精华。
神仙的清静才是修道的真谛,
男女之间的腥膻之气不过是世俗的情欲。
污秽的东西怎能充当上品,
只有服用还丹才能保住长生。
房中之术空有传世之名,
却迷惑了多少世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堪笑:值得一笑,表示轻蔑。
  • 愚人:愚笨的人。
  • 色萦:色欲的牵绊。
  • 留精:保留生命之精华。
  • 神仙:指追求长生不老的人。
  • 腥膻:指男女之间的情欲之气。
  • 秽浊:污秽不洁的东西。
  • 上品:高品位的东西。
  • 还丹:指一种炼丹术,传说能延年益寿的丹药。
  • 房中之术:指男女之间的私密行为。

典故解析:

  • 还丹:在道教中,炼制“还丹”是追求长生不老的手段,象征着对生命的追求与对世俗欲望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宋代道士和诗人,以道教思想和炼丹术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修道与世俗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金丹诗》是张继先为修道者和炼丹者所作,强调修道的清静与世俗情欲的对立,反映了当时道教文化与社会风气的背景。

诗歌鉴赏:

《金丹诗四十八首 其五》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展现了张继先对道教思想的深入理解。诗中以“愚人”和“色萦”的对比,揭示了人们在追求世俗快感时的无知和愚蠢。初读这首诗,便能感受到一种对世俗情欲的批判,以及对真正道理的追求。

诗的前两句通过幽默的口吻,揭示了愚人被色欲所迷的现象,表现出一种轻松而又不乏讽刺的语气。而后四句则逐渐转向严肃,强调神仙的“清静”才是真正的修道之道。诗中反复提到的“男女腥膻”一语,明确指出世俗情欲的污秽,强调道德和精神的高尚。

通过对比“污秽”与“还丹”,张继先描绘了一幅鲜明的价值观:真正的长生不老,非但依靠外在的炼丹,而更在于内心的清净和对世俗的超越。整首诗在批判中透出对道教修道的向往,深刻而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堪笑愚人被色萦:指那些愚蠢的人因色欲而被缠绕,表现了对世俗人的讽刺。
  2. 拟将呼吸要留精:想要通过某种方式保留生命的精华,反映了对长生的渴望。
  3. 神仙清静方为道:强调修道者应追求内心的清静,才是修道的核心。
  4. 男女腥膻本俗情:指出男女之间的情欲是世俗的,带有污浊之气。
  5. 秽浊岂堪充上品:污秽的东西怎么可能充当高贵的东西?
  6. 还丹方可保长生:只有通过炼制还丹才能保住长生,这是道教的信仰。
  7. 房中之术空传世:强调房中之术(世俗情欲)虽然流传,但无实质价值。
  8. 迷杀寰中多少人:指出世俗情欲迷惑了无数人,令人堕入其中。

修辞手法:

  • 对比:愚人和神仙、污秽和还丹的对比,加深了主题的表达。
  • 比喻:将色欲比作一种束缚,表现出其对人性的限制。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世俗情欲的批判,重申了道教追求内心清静与永生的理念,呼唤人们超越物质束缚,回归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世俗的情欲与欲望。
  • :象征生命的本源与精神的真谛。
  • 神仙:象征理想中的超脱与长生。
  • 还丹:象征炼丹术与追求永生的手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还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药物
    b) 一种修炼方法
    c) 一种宗教信仰
    答案:b

  2. 诗人对“愚人”的态度是?
    a) 同情
    b) 轻蔑
    c) 理解
    答案:b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世俗情欲的美好
    b) 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张继先与李白的作品均涉及对生命的思考与对世俗的反思,但李白的作品更偏向于豪放与洒脱,而张继先则更注重内心的修炼与道教哲学的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道教文化与文学》
  • 《宋代诗词研究》
  • 《张继先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