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其三 他日
作者:黄绮
朋交怒目。
偷桃喜逗饥猿逐。
不解他求。
乔木撑天太自由。
白头何拟。
薄絮藏珠堪比譬。
珠贵相需。
他日有无坠地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朋友间的争吵与和解,借用“偷桃”和“饥猿”的意象,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误解与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中提到“白头何拟”,暗示年老时的无奈与不安;而“薄絮藏珠”则暗喻彼此间的珍贵情谊。最后一句“他日有无坠地虞”,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与期待。
注释
- 朋交怒目:朋友间争吵时互相瞪眼。
- 偷桃喜逗饥猿逐:比喻在争斗中寻求乐趣,像偷桃的孩子逗弄饥饿的猿猴。
- 不解他求:不理解他人的追求。
- 乔木撑天太自由:高大的树木撑起天空,象征自由。
- 白头何拟:年老时的心情与想法。
- 薄絮藏珠堪比譬:轻薄的絮状物中藏着珍珠,暗指珍贵的情谊。
- 珠贵相需:珠子虽贵,但彼此间需要。
- 他日有无坠地虞:未来是否会有坠落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绮,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个人的内心世界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现代社会的背景下,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自由与责任之间的纠结。诗人在生活中体验到的友谊与争吵,成为了他创作的源泉。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三 他日》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朋友间的复杂关系。诗人以“朋交怒目”开篇,直接引入了朋友间的争执,仿佛在瞬间捕捉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紧张气氛。而“偷桃喜逗饥猿逐”的意象则生动地展现了在争吵中寻求乐趣的人生态度,反映出人们在矛盾中希望找到一丝轻松的心态。
接着,诗人提出“不解他求”,揭示了朋友间的误解与隔阂。在“乔木撑天太自由”中,乔木不仅象征着自由,也暗示了人们在追求自由时可能出现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的“白头何拟”,则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无情与老去后的无奈,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薄絮藏珠堪比譬”中,诗人巧妙地将轻薄的絮与珍珠进行对比,凸显了珍贵情谊的隐秘与脆弱。最后一句“他日有无坠地虞”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对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意象丰富,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复杂情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朋交怒目:描述朋友间的矛盾,情绪激烈。
- 偷桃喜逗饥猿逐:通过比喻表现争吵中的幽默感。
- 不解他求:反映出双方的误解与困惑。
- 乔木撑天太自由:象征不受束缚的状态,同时暗示孤独。
- 白头何拟:对老去的无奈,隐含对时间的感慨。
- 薄絮藏珠堪比譬:比喻珍贵的情谊被隐蔽,反映出人际关系的复杂。
- 珠贵相需:强调人际关系中的相互依赖。
- 他日有无坠地虞:对未来的担忧,展现出对友谊的深切关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薄絮藏珠”,通过对比展现深意。
- 拟人:赋予自然物象以人的特征,增加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平衡感,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友谊中的误解与珍贵,表现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当下关系的珍惜,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朋交:代表友情,象征着亲密与信任。
- 桃:象征着美好与欢乐,但在偷盗中又带有负面意义。
- 猿:代表追求自由与本能的生物,象征矛盾。
- 珠:象征珍贵的情感,暗示难以得到的关系。
- 白头:象征老去与无奈,反映时间流逝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朋交怒目”意指: A. 朋友之间互相嬉戏
B. 朋友之间发生争吵
C. 朋友之间互相帮助
D. 朋友之间互赠礼物 -
“薄絮藏珠”中的“薄絮”象征: A. 轻浮与脆弱
B. 坚韧与持久
C. 珍贵与稀有
D. 坚定与执着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孤独与思念,与黄绮的《减字木兰花 其三 他日》中的友情与矛盾形成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现出对亲情的珍视,且包含了对未来的担忧。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现代诗歌导读》
- 《黄绮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