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下》

时间: 2025-01-11 14:22:53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城下
作者: 李贺 〔唐代〕

饥寒平城下,夜夜守明月。
别剑无玉花,海风断鬓发。
塞长连白空,遥见汉旗红。
青帐吹短笛,烟雾湿昼龙。
日晚在城上,依稀望城下。
风吹枯蓬起,城中嘶瘦马。
借问筑城吏,去关几千里。
惟愁裹尸归,不惜倒戈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守卫平城的士兵心中对明月的思念。诗人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手中没有宝剑,只有孤独的等待。海风吹来,令人感到凄凉。远方的天空中,隐约可见汉朝的旗帜在飘扬。帐篷里传来短笛的声音,烟雾笼罩下的白昼显得格外湿重。黄昏时分,士兵们在城上依稀望向城下,风卷起枯草,城中传来瘦马的嘶鸣。士兵问筑城的官吏,离边关还有几千里,只感到愁苦,唯恐自己的尸体无法归乡,不惜为国而死。

注释:

  • 饥寒:饥饿和寒冷,形容极度的困苦。
  • 平城:指的是边疆的城池。
  • 明月:象征思乡之情,士兵在寂静的夜晚思念家乡。
  • 别剑无玉花:表示自己失去了宝剑,心中充满孤独。
  • 海风断鬓发:海风吹拂到头发,导致鬓发凌乱。
  • 汉旗:指汉朝的旗帜,象征着故国的荣耀。
  • 青帐:士兵的帐篷,青色的帆布。
  • 短笛:乐器,表达士兵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借问筑城吏:向筑城的官吏询问,体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贺是唐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他的诗歌多以豪放、悲壮的情感为主,语言华美而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边疆战事频繁,士兵们常常处于饥寒交迫的状态,诗人通过描写个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反映了时代背景下的士兵心理。

诗歌鉴赏:

李贺的《平城下》是一首充满悲壮情感的边塞诗。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士兵在艰难环境中的孤独与无奈。诗的开头以“饥寒平城下”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困苦的境地。士兵在寒冷的夜晚,守护着明月,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斗的无奈。

“别剑无玉花”一句,表现了士兵失去武器和荣光的悲惨处境,海风的吹拂更是将士兵的孤独感加深。诗中提到的“汉旗红”,不仅是一种视觉上的描绘,更是对士兵心中那份对荣誉和故国的向往。短笛的声音在青帐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士兵心中的愁苦与孤独。

最后几句,士兵对筑城官吏的询问,反映出他对未来的无助感和对归乡的渴望。“惟愁裹尸归”,更是将全诗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士兵宁死不屈的决心,以及对家乡的深情牵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饥寒平城下:直接描绘出士兵身处的艰苦环境。
  • 夜夜守明月:表现士兵夜晚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 别剑无玉花:象征失落与孤独,缺乏光辉的武器。
  • 海风断鬓发:海风带来的凌乱感,隐喻环境的恶劣。
  • 塞长连白空:描绘辽阔的边塞,给人以孤独感。
  • 遥见汉旗红:象征着对故国的向往与骄傲。
  • 青帐吹短笛:表达士兵在帐篷中孤独的生活。
  • 烟雾湿昼龙:环境的压抑,反映士兵心情的沉重。
  • 日晚在城上:黄昏时分,士兵的思虑更加沉重。
  • 风吹枯蓬起:风中枯草象征士兵的困境。
  • 城中嘶瘦马:描绘城中贫瘠的状态,映射士兵的困苦。
  • 借问筑城吏:询问筑城官吏,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
  • 惟愁裹尸归:表达了士兵对死亡和归乡的复杂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海风断鬓发”,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士兵的情感。
  • 拟人:短笛的声音似乎能诉说士兵的心声。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士兵的孤独、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同时也反映了战争带来的苦难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象征思乡与情感寄托。
  • 汉旗:代表荣耀与归属感。
  • 青帐:士兵的栖息之地,象征孤独。
  • 瘦马:代表战乱带来的贫困和困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饥寒平城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无奈
    C) 自豪

  2. “惟愁裹尸归”中“裹尸”意为: A) 归乡
    B) 死亡
    C) 荣耀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爱情
    B) 战争与思乡
    C) 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高适的《塞下曲》

诗词对比: 李贺的《平城下》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都是边塞诗,但李贺的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现,而王之涣则更注重壮丽的自然景观与豪情壮志的结合。两首诗赋予读者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贺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