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春愁》

时间: 2025-01-11 19:51:26

谢了荼縻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

不如归去下帘钩。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春愁 谢了荼縻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白话文翻译:

荼縻花已经凋谢,春天的景象也结束了。枝头上只剩下不多的小花瓣。庭院中的槐树影子被风吹得破碎。莺鸟虽然年纪大了,但叫声仍然带着几分娇羞。我独自倚在妆楼上。一片烟草地上波浪起伏,衬托着飘动的云彩。不如回去放下帘钩。心里空间小,难以承载这么多的忧愁。

注释:

  • 荼縻:一种花,此处指荼縻花凋谢。
  • 春事休:春天的景象结束。
  • 花片子:小花瓣。
  • 庭槐:庭院中的槐树。
  • 莺虽老:莺鸟年纪大了。
  • 娇羞:形容声音仍然带有年轻时的娇嫩和羞涩。
  • 一川烟草浪:形容烟草地上波浪起伏的景象。
  • 衬云浮:衬托着飘动的云彩。
  • 下帘钩:放下帘钩,指回到室内。
  • 心儿小:心里空间小。
  • 难着许多愁:难以承载这么多的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淑姬,宋代女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她情感细腻,善于表达内心的忧愁和孤独。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诗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内心的孤独,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将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诗中“谢了荼縻春事休”一句,直接点明了春天的结束,而“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凋零的景象。诗人通过“庭槐影碎被风揉”和“莺虽老,声尚带娇羞”等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最后,“不如归去下帘钩”和“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忧愁。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谢了荼縻春事休”:荼縻花凋谢,春天的景象结束。
  2.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枝头上只剩下不多的小花瓣。
  3. “庭槐影碎被风揉”:庭院中的槐树影子被风吹得破碎。
  4.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莺鸟虽然年纪大了,但叫声仍然带着几分娇羞。
  5. “独自倚妆楼”:诗人独自倚在妆楼上。
  6. “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一片烟草地上波浪起伏,衬托着飘动的云彩。
  7. “不如归去下帘钩”:不如回去放下帘钩。
  8. “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心里空间小,难以承载这么多的忧愁。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庭槐影碎被风揉”和“莺虽老,声尚带娇羞”,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
  • 比喻:如“一川烟草浪,衬云浮”,用烟草地的波浪比喻忧愁的起伏。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天的结束和内心的孤独忧愁。诗人通过描绘春天将尽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法排遣的忧愁。

意象分析:

  • 荼縻花:象征春天的结束。
  • 花片子:象征生命的脆弱和短暂。
  • 庭槐影:象征自然界的变迁。
  • 莺声:象征生命的延续和情感的娇羞。
  • 烟草浪:象征忧愁的起伏。
  • 云浮:象征无法捉摸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谢了荼縻春事休”一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刚刚开始 B. 春天即将结束 C. 春天已经结束 答案:C

  2. 诗中“心儿小,难着许多愁”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忧愁 C. 平静 答案:B

  3. 诗中“莺虽老,声尚带娇羞”一句,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同样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通过梦境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对比:

  • 吴淑姬的《小重山·春愁》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但李清照的诗更加细腻和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淑姬的《小重山·春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宋词三百首》:收录了吴淑姬的《小重山·春愁》及其他宋代词人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