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重重雪外山,渺渺烟中路。
路转山横无尽愁,正是分携处。
望极锦中书,肠断鱼中素。
锦素沈沈两未期,鱼雁空相误。
白话文翻译:
在层层白雪覆盖的山外,隐约可见烟雾缭绕的小路。
小路转过,山峦横亘,愁苦无尽,正是我们分别的地方。
极目远望,那书信如锦绣般美丽,令我心肠断裂;
但锦绣与素简的期盼仍未能实现,鱼雁之间却空自相误。
注释:
- 重重:层层叠叠。
- 渺渺:微弱、模糊的样子。
- 路转山横:道路迂回转折,山峦交错。
- 分携处:分别的地方。
- 锦中书:形容书信如锦绣般美丽。
- 肠断:心中极为悲痛。
- 鱼中素:形容书信的内容清淡。
- 锦素:锦绣与素简,代表不同的书信内容。
- 鱼雁:指书信或音信,象征彼此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伸,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的结合,善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卜算子 其五》写于宋代,正值国势渐衰、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个人感受寄托对社会的关切与思考,表达了面对离别时的愁苦与无奈。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雪山、烟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愁苦的氛围。诗人用“重重雪外山”与“渺渺烟中路”来表现自然的冷峻与人心的凄凉,仿佛在说,人生的路途常常充满了迷惘与不确定性。接着,诗人引入“路转山横无尽愁”,这里的“无尽愁”不仅是对离别的感伤,更是一种对未来的茫然。
在望极锦中书的意象中,诗人用“锦”来形容书信的美好与期待,然而转瞬即逝的情感却让人肠断。最后一句“鱼雁空相误”,将思念与希望的失落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结构上层层递进,情感上从自然景致延伸至人心的孤独与失落,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重重雪外山:描绘雪山的层叠之美,暗示严寒与孤寂。
- 渺渺烟中路:烟雾弥漫的小路,象征着迷失与希望的渺茫。
- 路转山横无尽愁:转折的道路与山峦,暗示人生的挫折与愁苦。
- 望极锦中书:书信的美丽与期待,象征着情感的寄托。
- 肠断鱼中素:内心的痛苦与失落,暗示对情感的渴望。
- 锦素沈沈两未期:期盼未能实现,情感的无奈与失落。
- 鱼雁空相误:书信的误传,反映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与误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书信比作锦绣,增强了情感的美感。
- 对仗:如“锦素沈沈”、“鱼雁空相误”,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雪与烟象征孤独与希望的渺茫。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无奈,展现了人们在面对情感与现实之间的挣扎,传达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雪:象征寒冷、孤独。
- 烟:象征模糊、渺茫的希望。
- 锦:象征美好、期待。
- 鱼雁:象征书信与音信,承载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重重雪外山”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温暖的春天
B. 严寒的雪山
C. 灿烂的阳光 -
“锦中书”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书信的美丽与期待
C. 亲情的温暖 -
诗中“鱼雁空相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的相聚
B. 思念的失落与误解
C. 友情的坚固
答案:1-B,2-B,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温庭筠的《菩萨蛮》
诗词对比:
- 《如梦令》中表现的离愁别绪与《卜算子 其五》有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在不同的意象中渗透着对情感的深切思考。李清照的词更侧重于内心的细腻感受,而蔡伸的诗则通过自然景象来隐喻人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蔡伸诗集》